“汝為何涕淚?”
觀音菩薩的聲音在空曠的大雄寶殿中,忽然響起。
悟虛站在點著兩支小拇指粗細香燭的香案跟前,抬頭望著觀世音菩薩佛像,悲慼地答道,“菩薩以慈悲心,以大法力,度化蓮花池眾生,不料其眾生得寸進尺,人身已得,還求無漏,佛門道場,卻只認作畫地為牢,百年不到,便心有怨恨。及至菩薩以德報怨,今夜假借小僧之手,又送其一場造化。卻不料,其眾生,一朝得償所願,便自顧散去。菩薩慈悲佈施,換來的卻是不過幾番合掌,幾個響頭!”
悟虛說完,又環顧昏暗四周,唏噓不已。
原來,方才悟虛見藥善等人,在那裡哀痛不已,心中不忍,便依照觀音菩薩傳授給悟虛的破解法門,將法界佛堂中已經成型的壁畫中的比丘比丘尼,佈施出來,假託比丘比丘尼眾相為蓮花池眾生說法誦經;這壁畫及其中的比丘比丘尼,實則是悟虛好不容易形成的法界根基。如今悟虛法界佛堂中,右側牆壁已經是一片空白。
而且,這還不算,悟虛以法界本源顯化出來的眾比丘比丘尼,在虛空為眾人誦經說法,只是一個引子。觀音菩薩後面,遍灑淨瓶甘露,方才最後將蓮花池眾生徹底度化。
哪知,蓮花池眾生,隨即四散而去,看樣子,也不想著看護道場,更莫說再在寺中聽聞手持佛法了..
待心中萬般思潮稍微平息,悟虛上前問道,“方才度化蓮花池眾生,小僧這法界的本源損耗,比起來菩薩方才遍灑淨瓶甘露,難及百分之一。小僧並不可惜法界本源損耗,可普陀道場,難道真的要小僧長久駐守看護?”
“方才汝不是心生憐憫,自願擔負看護道場之責,毅然損耗法界本源,將我之淨瓶甘露,從無盡遠之佛世界,接引至人世間,為蓮花池眾生再造人身麼?”觀音菩薩,站在悟虛上空。
悟虛,抬頭望著似笑非笑的觀音菩薩,老老實實地答道,“方才確實心中不忍,只想著助其一臂之力,可事後,見其眾生又歡笑著自顧散去,自己反而還要擔負如此大的因果,此刻小僧心中倒是有點後悔。”
觀音菩薩嘆道,“汝能夠如此想,倒也算是菩薩心腸。事過之後,又有悔意,卻也是人之常情。便如同方才散去的蓮花池眾生一般,當初鄭重承諾,事後不久便生種種嗔恨。”
悟虛聽聞觀音菩薩,將自己與蓮花池眾生相類比,張了張嘴,卻是無言以對,只得再次合掌叩拜,片刻,方才問道,“如此說來,在菩薩眼中,小僧也並不是那個真正‘能夠聽聞受持此經,乃至信受奉行’的有緣人?”之後,低下頭,心中卻是有些許莫名的沮喪和失望。
“悟虛——”上空忽然傳來觀音菩薩的聲音。
觀音菩薩極少直接稱呼自己的法號,一般便是以汝相稱,第一次叫自己悟虛,乃是問自己是否能否聽聞手持那段經文之時,此刻卻是第二次。
悟虛福至心靈,急忙又抬起頭,只見觀音菩薩,站在上空,法相莊嚴,左手結無畏印,右手持楊柳枝,對著自己,輕輕得一拂,便有一滴水珠,勢若流星般朝著悟虛奔來。
悟虛不閃不避,那水珠閃著七彩光華,悟虛頭上稍作盤旋,便直接飛入悟虛的曼陀法界,落在了佛堂佛龕上剛形成的完整佛像之上。
頓時,法界之中,瀰漫著陣陣奇妙的藥香。悟虛從靈魂深處生起一股無法言說的安樂和喜悅,這種安樂和喜悅,傳遞到了肉身,便如同觸電般的感覺。悟虛只感覺,肉身一瞬間似乎化為烏有,靈魂神識彷彿回到了孃胎一般,變得渾渾噩噩,懵懵懂懂起來。
隱約聽得觀音菩薩說道,“昔有降龍羅漢濟公,酒肉穿腸過,但畢竟謹守色戒。如今汝不但酒肉不忌,而且破了色戒。我今施展大法力大願力,令汝法界本尊,不受肉身之累,永遠清淨無垢。”
待到悟虛“醒轉”過來,只覺從神識到肉身,似乎有一種渙然一新的感覺,猶如醉酒之人,一朝酒醒夢迴,方才知道周遭原來是如此這般,先前醉時所看所想原來是如此模糊和荒謬。
悟虛,心中喜悅,對觀音菩薩叩拜道,“菩薩再造之恩,小僧難以報答萬分之一。”稍作停頓,又說道,“小僧願意,在寶陀觀音寺——”
話還沒說完,便聽得一聲,“且慢。”
悟虛心中正想著是答應在寶陀觀音寺看護兩百年還是五百年?耳邊聽得觀音菩薩止住自己的話語,便不解地望著上方。
只見觀音菩薩對著自己微笑道,“汝不必留在寶陀觀音寺看護。”
悟虛更加疑惑,不禁出言問道,“菩薩這是為何?難道真的將小僧看作那蓮花池眾生一般不成?”
觀音菩薩嘆道,“悟虛,汝若是為報恩故,留在寺中,又與那些蓮花池眾生,有何分別呢?人世間,有俗話,恩怨有時了,情義無盡時。費盡心力報完恩,難免又有嗔恨。”
觀音菩薩這幾句話,卻是直指本心,悟虛心默然。說老實話,要是在寶陀觀音寺待上個幾百年,自己說不定也會慢慢變得如同藥善等人一般。
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如何應對。
卻聽得觀音菩薩繼續慈悲說道,“悟虛,汝方才問我,汝是否是有緣人。我今實言告汝,汝能夠自己說出那段經文,又毅然為蓮花池眾生損耗法界本源,最後又深解意趣,涕淚悲泣。如何不是那個‘能夠聽聞受持此經,乃至信受奉行’的有緣人?是以,我才降下菩提甘露,為汝清滌神識肉身。”
悟虛,期期艾艾地問道,“可是我還是如同蓮花池眾生一般,不敢保證長久待在寺中,看護道場,而不心生嗔恨。”
“悟虛!菩薩有莊嚴佛土否?”觀音菩薩在上空忽然問道。
悟虛,微微一愣,便隨口答道,“不也!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忽然,法界佛堂左側壁畫中,觀音菩薩,動了起來,手指微微一勾。先前悟虛拿來擋住虎頭八爪魚的魚叉的海螺,便從大雄寶殿中,飛入法界,然後又飛入壁畫中,落在觀音菩薩面前。
只見觀音菩薩,嘴唇微動,那海螺便似乎發出道道聲音來,只見壁畫中無窮碧波,翻騰不已,又有無數蝦兵蟹將,從海底冒出,向著海螺湧去。那海螺細孔又噴出無數光華,頓時那些蜂擁而至的蝦兵蟹將,紛紛化作人形,往海中墜落。這時候,海螺忽然變大,化作一座島嶼,漂浮在海面,將那些化作人形的蝦兵蟹將,盡數接住..
如此一番景象過後,那海螺從壁畫中,法界中,飛了出來,落在悟虛手中。悟虛握著這光*膩,藍光閃閃的海螺,卻聽觀音菩薩說道,“此乃海音法螺,能做大法螺,其音能引動海潮,度化水中有情眾生,又能於虛空自成一界,顯化島嶼,充作道場。”
悟虛回想著方才法界壁畫中,那一幕幕的變幻景象,聽聞觀音菩薩如此說道,心中又驚又喜。這海音螺,居然能夠,於虛空自成一界!難道是了不得的法器?不禁問道,“敢問菩薩,是否菩薩要將人世間的普陀道場,搬到這海音螺中來?”
卻聽觀音菩薩在法界中,說道,“汝能唸誦、受持、奉行經文,便是有緣之人。此海音螺原本是我於無量阿僧祗劫中,無數婆娑世界中,無數道場中之一。我今賜予汝,望汝善加看護,早日轉化為汝之道場。”
悟虛剛剛經由菩提甘露洗滌身心之後,直覺相當明銳,此刻聽聞觀音菩薩如此說道,急忙驚問道,“小僧已有曼陀羅法界,為何還要開闢道場?菩薩,何以教我?”
觀音菩薩在法界壁畫中,見悟虛即刻問起此事,便微微頷首出言道,“汝可知曉,汝之曼陀羅法界,本是喇嘛教獨門秘法,到了後面,其實也是殊途同歸。只不過我且問你,為何中原南方佛門沒有曼陀羅法界一說,汝之曼陀羅法界卻又為何出現南方佛門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