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二月起,黃巾起義餘部復燃,各地起義不斷,大量的百姓四處逃亡,居無定所,聽到韓府招募家丁,還管吃管住發工資,感覺自己身體素質還可以的青年人蜂擁而至。
這個年代中,能吃飽飯,還有錢拿,一家老小也有地方居住,對於逃亡的百姓來說,是個難得的好機會啊。
不出兩日,韓府就招募到五百健壯的家丁,會弓箭者,卻只有幾十名。
一名韓府的家丁快馬加鞭的趕到南陽郡黃忠家,遞上韓成的信。黃忠看著信上的字,心中嘆息一聲,“自己的徒兒,跟自己學藝七八年,箭術和自己不相上下,刀法還差點火候,學武算是個奇才吧,可是這字,還不如自己這個武夫。”
大過年的,為什麼會給自己來信呢?有什麼急事呢?接著便開啟書信。
讀罷,黃忠拿著信,進了書房。在書房裡,黃忠回想著信裡的內容:
徒兒韓成的伯父榮升冀州牧,徒兒想讓自己跟從韓家一起去冀州。
雖然現在冀州尚處於安定狀態,但到了冀州,韓成必然有機會領軍一方,想讓自己辭了現在的都伯之職,帶上家人親信,投奔韓馥,待韓成領軍之時,自己至少是別部司馬一職。
在書房待了近一個時辰,黃忠才做出了決定,主要的猶豫是自己在軍中奮鬥多年,卻不過一小小都伯,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出人頭地。
而徒弟有著他伯父韓馥冀州牧的關係,直接就可以領軍,讓心高氣傲的黃忠難免心中有所不忿。
然而,不忿歸不忿,自己在荊州立功無數也不能受到重視,不如去冀州搏一搏,至少不還有個別部司馬的職位不是。
思索待定,對著夫人說道:“收拾東西,年後,我們去冀州。”
然後,直奔軍中,收羅自己的好友及親信去了。
這個新年,是韓馥長這麼大,過的最忙的一個新年。需要處理的關係太多,送禮的人很多,回禮的也很多。
身為一方州牧,還是東漢末年最富饒的州,世家,豪門,下屬。各門各戶,不遠千里來拜見送禮。
其中有送黃金,有送古物書籍的,更有甚者送莊園地契,還有關係特別靈通的鉅商,打聽到韓成酷愛寶刀和弓箭,卻沒有一柄趁手的兵器,派人送來幾把不錯的名弓,寶刀,韓馥又不喜歡這些武器,都給了韓成,韓成樂得嘴都合不攏了。
人家給你送禮,你就在給人家回信啊,一封一封的回信,揣在一個一個的家丁懷中,然後,到達冀州了的各個角落。
權利真是個好東西啊,韓馥感嘆道。
權利真是個好東西啊,韓成也感嘆道。
正月十七,黃忠帶著家眷和七八名親信,從南陽趕了過來,投奔韓馥。
正月十八,出行的好日子,韓馥便把出發的日子定在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