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劉備軍有智謀百出的諸葛亮,和勇冠三軍的關羽張飛,但架不住劉璋人多啊。
十萬大軍扼守在益州巴郡的各個要地。
正在這時,北方戰鬥結束,奮武軍南下。
諸葛亮主張聯合孫權對抗北方南下的奮武軍。
然而,孫權因為其沒有水軍的緣由,果斷拒絕了。
奮武軍趁勢南下,一舉攻破荊州,活捉劉備等人。
劉備見自己走到終路,選擇了投降。
而這時,孫權派人送來了‘斥責書’。書中述說韓成的種種不是,不信守承諾等等。
韓成並不惱怒,同時命令徐州的張遼,荊州的趙雲,同時舉兵南下與東進。
三個月之後,奮武軍的三十萬大軍,在建康城下,圍而不攻。
孫權無奈,飲酒自盡。
臨死之前,留下千古名句:“天即生孫權,為何在生韓成?”
自此,天下之間,僅僅剩下益州這一州之地,不屬於韓成了。
半年之後,奮武軍大軍壓境。
劉璋手下眾人奉勸劉璋:“劉州牧,益州地勢兇險,只要率兵守住要地,奮武軍無法攻克。”
劉璋卻說:“韓成乃是天命所歸,我怎能逆天而行?”
是而,便選擇出城投降。
自此之後,天下一統。
......
蓬萊山
左慈對著南華說道:“師兄,沒想到啊,這天下,最終竟然屬於韓成。”
南華也很大方的說道:“可不是!出乎意料啊!不過呢,我觀韓成,做事仁義,乃心繫百姓之人,他當皇帝,乃百姓之福。”
左慈笑而不語。
......
五年之後,天下穩定,漢獻帝將帝位禪讓給韓成之後,跟從神醫華佗浪跡天涯。
韓成封蔡昭姬為皇后,劉綺,甄宓為貴妃,大赦天下。
發展海業,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
本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