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軍功的看重,已經達到了一個非人能及的高度。
人吧,都是這樣的,越缺什麼,越想表現什麼。
對此時的孫權來說,最缺的東西,便是攻城略地的巨大軍功。
是故,周瑜雖名為大都督之職,但事事都需要向孫權稟告。
周瑜的心中,也有著說不出來的無奈:功是你的,禍是我背。
這主公......
賣力的信使不負所望,在一日之後,便將此信送到了孫權的手中。
孫權看罷,將信遞給了站在一旁的張昭,並對其問道:“子布,你看公瑾這是何意?”
張昭雙手接過信,快速的讀了起來。
讀罷,便對著孫權說道:“主公,領兵作戰之事,屬下並不擅長。但屬下認為,周大都督領兵作戰多年,他的判斷,定然是沒有錯的。”
張昭,處理內政事務是一把好手,但對待領兵作戰之事,這能力便略有不及。
故而,便有這謙虛之語。
只是張昭這謙虛之語,聽在孫權的耳中,卻變了味道。猶如火上澆油一般,讓孫權拂袖而去。
領兵多年,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自己身為江東的主公,手下卻只有周瑜這一個帥才,不得不讓其領兵多年。
最主要的是,周瑜還是大兄孫策留給自己的舊臣。
張昭靜靜的待在原地,心道:“主公這是怎麼了?莫不成,自己剛才的話,說的不對?”
......
一日之後,周瑜收到了孫權的最新命令:“半個月之後,我要和你在襄陽縣城中喝酒。”
這命令流露的意思,明顯無疑。
你周瑜那裡也別打,給我先拿下襄陽縣。不拿下襄陽縣,我算什麼荊州牧?
是而,周瑜只能安排徐盛和蔣欽這兩員大將率領三萬江東軍,守好自己的退路—江夏郡。
而自己,則點齊七萬大軍,直奔襄陽縣城而去。
既然商量主公未果,那便只能聽令行事,出兵強攻襄陽縣城。
雖然按照劉琮軍的戰鬥力,拿下襄陽縣城,對周瑜來說,應該沒什麼難度。
但行軍打仗之事,皆以謹慎為主。
小心無大錯!
是而,周瑜一邊派出大量探馬探查襄陽縣的訊息。
一邊令大軍步步為營,緩緩前行,一天只行進一百里。
一天一百里,是士兵體力的極限,在保持快速行軍之下,儘可能的多保留體力,以應對突發狀況。
三日之後,江東軍才到達了襄陽縣城之下。
是夜,周瑜對著今夜的守將陳武說道:“陳將軍,我們剛剛到達襄陽縣城之下,為了防止城內的劉琮軍夜襲,今夜,你就辛苦一點。
多派人打探四周,並加強警戒!機會對於我們只有一次,不能有失啊!”
陳武面色凝重的回道:“請大都督放心,末將定會竭盡全力,保證大營夜間的安全。”
一夜無事......
翌日,天微微亮,江東軍的將士皆披堅執銳,排成兩個整齊的方陣,朝著襄陽縣行去。
江東軍和劉琮軍的大戰,一觸即發......
。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