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之後,江夏郡蘄春縣。
孫權的援軍已經到了,但劉備和張允所率領的大軍,卻還在蘄春縣東面的五十里之處。
並非這兩人消極怠戰,實在是大軍真的走不快了!
對於這次大戰,無論是什麼樣的結果,張允都是無所謂的了。只要他自己能夠安全的逃走,就成了。
故而一路之上,張允走走停停,在各個位置觀察用於逃跑的路線。
張允這樣做,並沒有引起同盟劉備的不滿。
當然,引起了也沒什麼用,他也不‘鳥’劉備。
劉備見此,也不催促他。
只要張允的大軍走在最前方,能抵擋江東軍的第一波進攻就行。
雖然是殘軍,但是也要發揮他應有的作用啊。
同時,劉備也有一些自己的安排。
是而,在張允和劉備的刻意安排之下,大軍的行軍速度自然慢了下來。
......
蘄春縣內
負責打探情報的江東軍軍候對著周瑜彙報道:“稟告大都督,劉備和劉琮的聯軍,已經到達蘄春縣東面的五十里之處了。”
周瑜聽到彙報之後,立即對著這名軍官問道:“荊州南郡到江夏郡的距離,應該比我們吳郡到江夏郡的距離少吧?
我們的援軍,帶著大量的糧食輜重,行軍速度緩慢,都已經到達蘄春縣了。
為何劉備和劉琮的聯軍才剛剛到達蘄春縣東面的五十里之處?
是有什麼異常之處嗎?”
軍候面帶羞愧之色地回道:“回大都督的話,手下的探馬曾經來報過:說劉備和劉琮的聯軍隊伍的最前方,是劉琮的大軍,皆是老弱病殘之流。
也許是這個原因,讓他們的聯軍的行進速度變得十分緩慢了。”
探馬的探查範圍一般都是二十里到三十里左右,現在,劉備和劉琮的聯軍剛到蘄春縣城外的五十里之處。
能探查到這些情報,對探馬來說,已經實屬不易了,非此軍候探查不力的過錯。
是而,周瑜對著此軍候說道:“此事非常重要,你速命人前去探查。每過一刻鐘,就前來彙報一次。”
“諾,屬下這就安排下去。”軍候對著周瑜回道。
當此軍候剛退到門口之時,周瑜的聲音再次傳來:“讓探馬多加註意劉備軍的走向。”
一刻鐘之後,軍候前來稟告道:“稟告大都督,劉備和劉琮的聯軍,已經行走到距離蘄春縣四十里之處了。最前方的人馬,的確是劉琮軍計程車兵,要麼是年老力弱的,要麼是帶病少肢的,非精銳之軍。”
周瑜聽到之後,不由地陷入了沉思:“這劉備和劉琮,到底要幹什麼呢?”
片刻之後,周瑜傳下命令:“全軍集合,準備迎敵!”
......
平春縣的水軍大營中,劉備軍計程車兵也皆是嚴陣以待的樣子。
上午的時候,他們就是這個樣子,直到下午時分,他們依然還是這個樣子。
他們的將軍霍峻說了:“只要軍師得到訊息,大家立馬就可以動身。所以現在呢,大家唯一要做的就是等訊息。”
三個時辰的時間轉眼即過,有勇無謀的劉封來到諸葛亮的帳前,對著諸葛亮問道:“軍師大人,按照主公那面的行軍速度,此時應該已經距蘄春縣不遠了吧,難道我們還不出兵嗎?”
諸葛亮聽到劉封的問話,對著劉封說道:“劉將軍,不要著急。稍等片刻!直到此時,探馬都沒有傳回蘄春縣的訊息,一切尚在未知之中。若貿然出兵,不是妥當之舉啊!”
劉封聽到諸葛亮的話後,只能退到一旁,繼續乖乖的等待著。
然而,當其看著諸葛亮那風輕雲淡的模樣之時,不由地在心中暗道:“一天到晚,沒個著急的時候。就你能穩得住,真燥人啊。”
一刻鐘之後,一名探馬前來彙報道:“稟告軍師大人,蘄春縣內的江東軍,朝著主公的方向出動了。”
劉封聽到之後,大喜。脫口而出道:“哈哈,等了一天,終於可以出兵了。兄弟們,一會給我放開了殺!都別藏著掖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