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趾高氣昂地說道:“去吧!”
逢紀出了大帳之後,並沒有立即回到和胡質談判的那座營帳中。
反而先回到自己的營帳中,奮筆疾書地寫了一封信,然後揣在懷中,在起身去見胡質。
回到大帳之後,逢紀屏退左右,對著胡質說道:“我家主公已經同意了貴方的做法。你速速回去告訴你方領軍主將。放心大膽的出兵就行!從這一刻起,我袁尚軍就是你們的盟軍。”
說話間,逢紀將信偷偷地塞到胡質的手中。
胡質看到信封表面上的五個大字:“曹州牧親啟”。
雖然不知道逢紀的意思,但結合逢紀剛剛的語言,大體也能猜出個一二,便不動聲色的將信收入懷中。
回答道:“既然這樣,那我就先回去準備一番。希望我們兩方合作愉快!”
逢紀看到胡質收了書信,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快去吧!我們雙方的合作,定然會十分愉快!”
只是不知道胡質口中的‘我們’和逢紀口中的‘我們’,是不是同一個‘我們’。
......
另一邊,郭圖風馳電掣的趕回了青州東萊郡。
一回到東萊郡,便和東萊郡郡丞荀衍說明了情況,並派人聯絡情報營的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將曹操軍到來的訊息傳遞給身在冀州的韓成。
韓成接到郭圖的訊息之後,思索了很久,卻很難定下結論。
擺在韓成面前的有兩條路。
第一條路是:令東萊郡的奮武軍出兵,抵擋住曹操軍;並在冀州出動奮武軍大軍拿下河間郡,和袁譚形成左右夾擊之勢,進攻袁尚的軍隊。
第二條路是:不援助袁譚,採用‘圍魏救趙’之法,出兵進攻魏郡。
兩種做法,各有各的好處,各有各的弊端。
一時間,韓成難以選擇。
這時,情報營的人馬送來了李儒的一封‘緊急書信’。
太原縣內不能長期沒有李儒或者韓成坐鎮。
基於這種情況,李儒不得不抽身回太原縣穩定大局。
與此同時,將幷州的司馬懿調到冀州的韓成身邊,輔佐韓成。
李儒身為情報營的校尉,情報營的很多事情都要透過李儒之手,故而在韓成接到郭圖的‘緊急訊息’的同時,李儒也收到了郭圖的‘緊急訊息’。
李儒思索片刻,便立即拿起筆給韓成寫了這封書信。
信很短,只有寥寥幾字:“救袁譚!屬下以為,曹操可能想借袁尚之手,削弱我們和袁尚的力量!‘坐山觀虎鬥’。”
李儒的信,言簡意賅,雖然只是猜測,但也點明瞭曹操軍的主要目的。
韓成也是聰明之人,一點就透。
隨即下達軍令:東萊郡奮武軍主將張繡,帶領三萬騎兵,迎戰曹操軍,援助袁譚。
同時,冀州的奮武軍出動,拿下冀州河間郡,和袁譚形成東西夾擊袁尚軍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