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軍營中的一座空閒的大帳之內,袁尚的軍師—逢紀和曹操軍的‘使者’—胡質相對而坐。
胡質,字文德,揚州壽春縣人士。
胡質年輕時,曾與蔣濟,朱績兩人齊名。此三人在長江和淮河一帶的文人中,很有影響力。
在蔣濟任揚州別駕,出使拜見兗州牧曹操的時候,曹操對著蔣濟問道:“胡通達一直是我十分尊敬的長者,他有子孫嗎?”
胡通達,即胡敏,胡質之父。
蔣濟回道:“回州牧大人的話,胡敏有一個兒子,叫做胡質。”
曹操聽後,接著問道:“這個胡質的能力怎麼樣啊?”
蔣濟實事求是的說道:“論氣度謀略,胡質不如其父胡敏;但論處理公務時的細心精密,胡質超越了他的父親。”
於是乎,曹操派人徵召胡質,胡質應允。就這樣,胡質成為了曹操的手下。
擔任此次‘出使’任務。
逢紀作為‘主人’,率先對著胡質發問道:“不知貴軍遠道而來,所為何事?”
胡質應聲回道:“我家主公曹操,最看不慣‘屬下叛亂主公’的做法。
十分不齒袁譚的行為,故而想起兵幫助冀州牧袁尚大人,清理門戶。
我們此番不為別的,只為心中的正義。
待勝利之後,我們自會退去,不要青州一絲一毫的土地。
而且此番出兵,我們不需要任何報酬。”
逢紀微微一笑,說道:“呵呵。我們都是聰明人,別說這些‘套話’。無利可圖的出兵?我會信嗎?”
胡質在來的時候,郭嘉早就給了他一個對策。
於是胡質對著逢紀回道:“也不是完全的幫忙!我們需要冀州牧袁尚大人的一個承諾。待冀州牧袁尚大人一統青、冀兩州之時,請在十年之內,不要進攻我方地盤。”
逢紀聽了胡質的話後,思索一番,並沒有就此事表達自己的看法。
只是說了一句:“曹州牧真乃明主是也!我若是有幸跟隨曹州牧,此生不悔矣。”
胡質摸不清逢紀此話的虛實,不敢擅自回答。
逢紀看到胡質的做法及表情,大體能猜出胡質心中所想。心道:“好個謹慎的小子。我是真的想歸順啊!你給我個機會啊!”
卻見胡質無動於衷,只能無奈地說道:“既然你們說要來幫忙,那你們此番前來帶了多少人馬?都是些什麼兵種。”
胡質一本正經的回道:“我方此番前來,共有大將於禁,樂進,曹真三人。騎兵一萬,其中包括精銳的‘虎豹騎’五百;步兵一萬,共計兩萬人馬。而且我方大軍已經提前拿下了清河郡,截斷袁譚的後路。”
逢紀聽後,面帶疑問之色地問道:“那此戰結束之後,清河郡怎麼辦?”
胡質說道:“哦,這個怪我,沒有提前說清楚!清河郡是為打敗袁譚而佔領的,此戰過後,清河郡自然歸冀州牧袁尚大人。”
逢紀思索了一陣兒,對著胡質說道:“看來你們曹操軍是真的想幫助我們啊。你們的來意,我大體清楚了。
我這就去拜見我家主公,你在這裡等候一下。”
胡質聽完逢紀的話,在心中暗道:“本來以為自己此番前來,需要大費口舌,沒想到竟然這麼順利。逢紀剛才的話,已經有了歸順之意,不知道是真是假啊?”
嘴上卻對著逢紀說道:“多謝逢軍師。要不然,小子難以回去覆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