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內郡的野王縣城之下,曹操軍的‘虎豹騎’突然殺出,憑藉其強大的作戰能力,打了奮武軍一個措手不及;
這一戰,奮武軍失敗了,損失了接近兩萬的人馬以及大量的輜重。
在上黨郡的屯留縣城之下,韓成等人巧妙的施展了‘連環計’,先是‘誘惑’了曹操軍,然後拖住了曹操軍,最後令派人燒燬了曹操軍的大本營;
這一戰,曹操軍失敗了,再加上前幾天攻城之戰的損失,最後統計一下,曹操軍也損失了將近兩萬的人馬。
曹操和韓成的此次大戰,可以說是平分秋色。
這一戰過後,韓成和曹操均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韓成的認識是:攻擊是最好的防禦,這話說的一點也不假。
若奮武軍一直龜縮在屯留縣城內,是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
曹操的認識是:情報在戰爭中十分重要,待回去之後,定然加大開發情報的力度。
下次與韓成的大戰,就不會像這次這樣。
從頭到尾,都被奮武軍牽著跑。
奮武軍讓幹什麼都幹什麼,沒有一點自己的自主能力。
曹操中了‘連環計’之後,軍中所剩餘的糧草甚少。
在收攏了四散逃跑計程車兵之後,曹操便迅速地帶著大軍退回到了兗州,準備來年與韓成再戰。
奇怪的是,在曹操軍撤退的過程中,奮武軍並沒有派人追擊。
這是什麼原因呢?
韓成給出的理由是:曹操軍的戰鬥力還在。
若此時放他們離去,那麼他們就只有一個想法—迅速回到兗州。
而若此時出兵追擊他們,曹操軍也會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背水一戰。
萬一爆發出強大的攻擊力,會讓奮武軍損失慘重的。
此時的韓成和曹操可稱之為‘北方的兩隻猛虎’。
所謂:“兩虎相爭,必有一失”。
以後和曹操軍對戰的機會有很多,何必急在一時呢?
現在作戰,只能便宜了袁紹等人罷了。
以自己為火把,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在和平的年代,這種人叫做‘偉人’;
但在戰爭的年代,這個樣子的諸侯就不是‘偉人’了,而有了另一個親切地稱呼—‘二傻子’。
在曹操的大軍回到兗州的地界之後,韓成也帶領著李儒,趙雲,黃忠等人回到太原縣。
但將徐晃和司馬懿留在上黨郡,一是鍛鍊這兩人的能力,二是防備曹操軍的反撲。
......
韓成回到太原縣的第一件事,便是召見從涼州‘宣旨’回來的鴻臚左少卿—郭圖。
郭圖收到韓成的召見命令之後,喜上眉梢。
自己在出使了一趟涼州之後,果不其然地成為了韓成的心腹。
韓成回來的第一件事便是召見自己,足以說明自己的重要程度了。
於是乎,郭圖朝著大將軍府,屁顛屁顛的跑了過去。
行路,進府,所有的動作一氣呵成。
當然,在這一氣呵成的動作之下,還有著說不出的意氣奮發。
當來到韓成的書房門前,郭圖立即跪了下來,恭恭敬敬地說道:“屬下郭圖拜見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