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在婁圭所居住的地方的周圍,‘莫名其妙’的多了很多小商販。
這些小商販們,一個個吆五喝六的叫賣著自己的東西,一副樂不思疲的樣子。
婁圭還在沉睡之中,但被小商販們的叫喊聲吵了起來。
凡是睡得好好,然後被人惡意吵起來的時候,沒有人會是稱心如意的。
大部分人都是心煩意亂,隨後便會破口大罵。
婁圭罵道:“這群卑賤的東西,大清早晨的不睡覺,在這吆喝什麼?
你大爺我昨晚寅時才回來,卯時才入睡,結果這還沒到辰時,你們就來了。
我滿打滿算的睡了不到兩個時辰。艹,真他麼的煩人。”
這是一個世家子弟的最本質的想法,不帶一絲絲做作的那種。
只是他忘了,他的祖上,也許正是他口中的這樣的‘卑賤之人’。
只不過是透過自己的努力,讓子孫後代讀了書,做了官,才有了現在的他。
人被吵醒了之後,就很難在睡著了。
除非是困得不行不行的了。
婁圭有任務在身,即使心在大,此時也是睡不著的了。
到了巳時的時候,婁圭仍然還在輾轉反側中。
婁圭也是果斷之人,既然無法再入睡了,那麼便起來觀察觀察情況,方便今晚和明晚的行動。
於是乎,婁圭頂著因睡眠不足而渾渾噩噩的大腦,帶著兩名親衛,出門溜達溜達,順便吃點早飯。
小商販叫喊的聲音不小,估計能有不少特色的小吃。
然而,現實卻出乎了婁圭等人的意料。
他們走了好遠,尚未看到一個買早飯的攤位。
而在走的過程中,婁圭也觀察了好久,卻沒見到一個熟悉之人。
婁圭再次破口大罵道:“大爺的,早晨睡覺的時候,你們來瞎吆喝。
等著要吃飯了,你們又不知道去哪了。
太原縣這些商販的掙錢意識,可比許昌縣的差遠了。怪不得窮啊!該啊!”
這事吧,還真怨不得太原縣的這些小商販們。
許昌縣的人,大部分都是一天只吃兩頓飯的人。巳時一頓,酉時一頓。
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因為自古以來的習慣;二是因為曹操的地盤經過了長期的大戰,導致曹操手中的糧食稀少,一天三頓飯,供應不起啊!
而反觀太原縣這面,自從韓成當了州牧之後,民生安定,糧食充足。
故而韓成便規定軍中之人,一天吃三頓飯。
因為一天吃三頓飯,才更能符合人體的需要,增加士兵的戰鬥力。
軍中流傳的事情,很自然的就傳到了民間。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之後,百姓們發現:吃三頓飯確實比吃兩頓飯好,至少幹活的時候,更有力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