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武軍軍規的第一條就是—在發生戰爭的時候,任何人都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上司的軍令。
無論你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先服從軍令,打完這仗再說。
在軍隊中,必須要做到令行禁止,這是原則性的問題,不容異議。
當時制定這條軍規之時,有人就提問道:“萬一我的上司叛變了,讓我去送死怎麼辦?”
韓成嚴肅地回道:“有情報營在,叛變的情況是不存在的。若你的上司真的讓你去送死,那麼你也只能先去了。軍規如此,必須執行。
但我奮武軍軍紀嚴明,可不是說著玩的。在戰爭之後,定然會給你一個說法。”
很多人對此不信。
但在以後的幾年中,確實有幾個軍官在戰場上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讓手下之人白白送死了。
經過一番調查之後,韓成毫不猶豫地按照軍紀,將這幾個軍官處死。
事實勝於雄辯。
士兵都是樸實之人,真實的軍紀嚴明,才能贏得士兵們的尊敬。
在張遼說完話之後,雖然奮武軍眾將在心中皆有著不同的意見,但並無一人說話,只是靜靜地聽著張遼的安排。
‘上行下效’的效果顯而易見。
張遼之所以先這麼說,也是為了試探一下眾將的反應。
畢竟此時軍中的將領,除了奮武軍原來的將領之外,還有剛剛加入的閻柔,高順,張繡等人。
見無人直接出言反對,說明眾將都能夠聽自己調遣。
故而張遼只能在心中暗道:“這就足夠了!”
張遼態度嚴肅地對著眾人下令道:“劉豹,韓浩,你二人率領五千青龍軍自北門而出,直接進攻敵軍的左翼;閻柔,徐晃,你二人率領五千青龍軍自南門而出,直接進攻敵軍的右翼。
趙雲,黃忠,張繡,你三人和我一起,帶領三萬青龍軍自東門而出,直接正面進攻敵軍的中軍。
高順,張郃,張燕,張揚,你四人跟從軍師等人,帶領剩下的兵馬防守縣城。”
眾將聽後,皆作惶恐不安之態。
畢竟對方可是十萬騎術精湛的兇猛騎兵,以己方四萬騎兵對之,怎能不讓人擔心?
正在這時,趙雲卻對著張遼出言道:“張帥,你乃三軍主帥,怎能輕易地率軍冒險衝陣呢?你還是將此任務交給我吧,你在縣城內等著我的好訊息就行。
有我和我師兄張繡以及黃忠將軍三人,料想敵方也沒什麼人能擋住我軍進攻的步伐?”
張遼聽完趙雲的話後,明顯聽出了趙雲的關心之意。
故而張遼對著趙雲微微一笑,然後說道:“子龍,你知道我是哪裡人嗎?知道我為什麼要從軍嗎?”
趙雲回道:“屬下不知。請主帥明示。”
張遼正襟危坐,對著手下眾人說道:“我乃幷州雁門郡馬邑縣人士。
我小的時候,我大漢朝強盛無比,北方的少數民族之人對我們恭敬有加;
然而我成年之時,我大漢朝勢衰,少數民族的本性便逐漸露了出來。
他們搶我們的糧食和財物,把我們的親人為他們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