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許是件好事呢。
袁紹也是極其聰慧之人,很快便想通了問題的關鍵,便有了一番朗爽的大笑聲以及安慰屬下的言語。
這群謀士聽到袁紹的大笑聲及說的言語。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大將軍之職乃是主公的逆鱗,何人敢碰碰之必怒。
主公能從暴怒中很快恢復過來,說明了主公的過人之處。
如此懂大局的主公,是自己等人之福啊。
於是乎,在袁紹說完之後,眾謀士紛紛發言。
其中陳琳義正言辭的出言道“韓成名為漢臣,是為漢賊。
到處挑起爭端,置百姓生死於不顧。
借漢獻帝之大義,卻行不義之事,我們身為漢家的臣子,要清君側,莫讓韓成這樣的小人得逞。”
陳琳不愧是博古通今、滿腹經綸的文學家。
一出口,便給自己等人出兵反擊韓成,找到了名正言順的理由韓成是小人,我們要清君側。
袁紹聽後,對著陳琳微微的點了點頭。
這個理由,找的不錯。
待陳琳說完,郭圖不甘示弱地出言道:“主公,韓成乃是你的晚輩,你怎麼能親自出徵呢
況且聽探馬來報,此番韓成也只是讓手下之人張遼為主帥。
你若親自出徵,豈不是降了身份
我覺得令一大將率領幾萬人馬支援二公子,便讓韓成無功而返。”
雖然郭圖因為黃金的關係,和高幹的關係十分不錯。
但是郭圖可不敢在袁紹的面前推薦高幹了。
畢竟高幹的經歷在這擺著。除了輸,就是敗。
袁紹的心情好不容易好了起來,萬一自己在提起高幹來。
惹的袁紹不越快,自己豈不是沒吃到腥,還惹了一身騷。
袁紹聽了郭圖的話後,心花怒放。
韓成,自己的晚輩而已,怎麼能配自己親自率軍前去呢,那不是給他臉了
於是乎,袁紹同意了郭圖的意見,讓馮禮,韓瓊,慕容平三將率領十萬兵馬前去幽州支援二公子袁熙,並讓謀士郭圖,許攸等人輔佐。
同時,袁紹又令大將張旭,嚴敬率領五萬兵馬,進攻常山郡。
既然韓成你來打我,我怎麼能不打回去
張遼率軍到達幽州之後,將大軍安排在涿郡,並根據韓成的要求,將屯糧之地定在故安縣。
故安縣城牆高大,適合防守,但並不是很適合屯糧的地方。
因為故安縣距離冀州的中山郡太近了。
若袁紹派一股騎兵自中山郡出發,半天的時間便會到達故安縣城下。
距離袁紹勢力如此之近,韓成是怎麼想的
軍中不明之人為此事詢問張遼,而張遼只是回道“軍令如山主公如此安排,定然有主公的用意,你等不要多心。主公不會拿糧食開玩笑的。”
待眾人走後,張遼心中暗道“主公,如此明顯的計謀,為何你覺得袁紹軍會中計呢”
還在找"三國之鐵騎南下"免費?
百度直接搜尋: "易" 很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