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郡一戰之後,戰略要地壺關重新回到了韓成的手中,韓成的心中充滿了放心的感覺。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把懸在腰間的刀,終於握到了自己的手上,就是放心
壺關丟失之後,韓成曾多次的問自己,用黃忠之命來換壺關到底值不值得
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值得
在難攻的關卡,也總有被攻破的一天;但救人的機會若錯過了,可就真的沒有了。
沒了後顧之憂的韓成,便假借漢獻帝的名義,一邊不斷地在自己的地盤上尋找具有真才實學的大才,一邊招兵買馬,訓練軍隊。
漢獻帝,果然是此時最大的政治資源。
當漢獻帝在太原縣的訊息傳遍整個漢朝大地的時候,很多忠於漢室之人紛紛慕名來投,其中不乏有真才實學者。
最出名的莫過於孔融,王粲、阮瑀、應瑒、劉楨等文學大家。
這些文學大家的到來,韓成皆以禮相待,讓這些人十分滿意;
韓成又借漢獻帝之口,給他們每個人都封了高官,這些人更是喜出望外,對韓成充滿感激之情。
其中,孔融被封為將作大匠,又升任少府,同時也見到了昔日的好友蔡邕以及親眼見到了惠及百姓的分地令和不論出身的幷州學院,瞬間在心中對韓成刮目相看了。
在袁術稱帝之時,韓成手中的兵馬也已經壯大到十六萬之巨。
青龍軍發展到了三萬餘人,朱雀軍發展到了一萬五千餘人,玄武軍也達到了五千之數,在幷州北方的南匈奴族的尖刀軍和鮮卑族的利刃軍都擁有了不下兩萬之數的可戰之士,剩下的普通士兵也足有七萬多人。
於是乎,糧食充足,財物豐厚的韓成便打算出徵幽州。
先是命張郃為主將,熟知幷州、冀州兩地的張燕為其副將,共同率領一萬五千大軍駐守壺關,扼住幷州和冀州的交通咽喉。
然後又在幷州的北方,除了給兩大部落各留下一萬尖刀軍和一萬利刃軍之外,還在雁門郡的婁煩關和雁門關上,各自留下五千人馬駐守,分別由杜襲和劉虎率領。
至於韓成的根據地常山郡,則由大將徐晃,司馬審配以及主薄趙儼三人率領三萬兵馬,五千朱雀軍以及五千青龍軍防守。
幷州再往南就是司州了。
但現在的司州仍然由李傕和郭汜佔領,此兩人只知道在長安享樂,並不想擴充套件自己的地盤,故而韓成只留下了韓浩帶領五千人馬防守幷州南部的三郡之地。
在幷州四周安排妥當之後,韓成便帶領著手下的眾多武將和謀士以及六萬大軍,親自趕往幽州,再次會戰袁紹。
這六萬大軍有一萬五千青龍軍,一萬朱雀軍,五千玄武軍,一萬尖刀軍、一萬利刃軍以及一萬普通大軍;
眾武將有黃忠,趙雲,魏延,潘鳳,張遼,趙孚,劉豹,扶羅韓等;
謀士只有三人徐庶,司馬懿和耿武。
至於長史沮授,則帶領一萬青龍軍在幷州內籌集糧食,並隨時應對各地的突發狀況。
韓成最喜歡的謀士李儒,則在情報營的安排之下,悄悄的南下南陽郡了。
李儒此番南下,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南陽郡中的張繡。
袁術稱帝之後,很多人都開始為自己打算了。
韓成對這段歷史不是很瞭解,但韓成知道,雖然袁術稱帝之後,曹操,劉備和呂布三方勢力聯合起來攻打袁術,但呂布卻比袁術死得早。
先是有白門樓曹操斬呂布,然後才有劉備出兵,半路劫殺袁術,並且半途改路,再次佔據徐州。
故而在袁術剛剛稱帝之時,韓成便將李儒叫來,對其說道“文優啊我們和袁紹就是一座山中的兩隻猛虎,勢必不能和平相處。
而我們和袁紹的大戰,也不是一年兩年就能打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