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車保帥,是萬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尤其在戰爭中,沒有誰會主動選擇放棄屬於自己的一部分軍隊。
之所以這樣選擇了,只是因為沒得選。
昨夜的鞠義,一夜無眠。
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晚上的深思熟慮,鞠義想出了一條破解之策,來應對他所預料到的困境。
破解之策就是丟車保帥這條計策,說白了就是放棄前軍眾人,保證自己的後軍存活。
原因是前軍大多是由幽州降軍組成的。
按照袁紹的性格,若知道事情的經過之後,只要那一萬精銳的冀州軍損失不大,就不會對鞠義做出太多的懲罰。
畢竟管理冀州的高層都知道,對鞠義下達進攻命令的人是袁紹,鞠義只是依令行事的人罷了。
即使袁紹的內心十分想殺了鞠義,也不能找這個理由。
你下了命令,人家打了敗仗,然後你在以此為理由將人家斬殺。那麼,你的手下,不出一日,必將散失殆盡。
主公可以讓人替自己背黑鍋,但不能因為背黑鍋而將這個人殺了。
這種行為不是沒有胸懷的行為,而是自取滅亡的行為。
後軍的這將近一萬的冀州軍,被鞠義訓練多年,在加上並沒有參加前方的攻城行動。
在鞠義下達撤退命令之後,第一時間便往涿郡方向撤去。
雖然攻城的前軍聽到鳴金收兵的命令之後,也如潮水般的退了回去,然後朝著後軍方向追去,但還是晚了一步。
自上谷郡下洛縣而來的一萬騎兵已經殺到。
為首的大將正是南匈奴的大首領劉豹本人。
這些年,劉豹過得非常滋潤。
事事聽從韓成的命令,作戰時不僅損失很少,而且還能獲得大量的獎賞。
部落中人透過和漢族的商人們的貿易,導致整個部落蒸蒸日上,發展的十分迅速。
劉豹的威望已經隱隱的超過了當年的呼廚泉。
而劉豹知道,這一切都是韓成給自己帶來的。
若沒有了韓成,自己的一切都將化為烏有。
故而當傳令兵帶來了韓成的命令,劉豹接到之後,全心全意的對待。
尖刀軍以最快的速度感到了戰場。
當劉豹看到撤退的幽州軍時,當即毫不猶豫的下達了全軍衝鋒的命令。
對劉豹來說,這不是戰爭,這是報恩。
十里的距離,對待速度極快的騎兵來說,轉瞬即逝。
在最後方撤退的鞠義軍的攻城前軍,被速度敏捷的尖刀軍追上了。
衝鋒的騎兵對散亂的步兵的殺傷力是最大的。
憑藉著戰馬的慣性和鋒利的彎刀,整個戰場瞬間就變成了單方面的屠殺。
當一刻鐘之後,從馬城縣趕來的趙雲及其一萬青龍軍來到戰場的時候,這些剛剛還在攻城計程車兵僅僅剩下不到六千人了,而且劉豹正帶領著尖刀軍的勇士們還在不斷的斬殺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