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聽後,無言以對,只能在繼續想別的辦法,來突破趙溫和司馬懿的防線。
到了下午,談判就是一副扯皮的樣子,雙方你一句,我一句的商量著。
又過了一天,陳琳和郭圖見趙溫和司馬懿在壺關之事上絲毫不鬆口,便答應派人回去請示一下袁紹。
三天之後,請示的人回來的,並帶回了袁紹的訊息同意拿壺關來換袁尚。
於是乎。雙方便達成了協議,以袁尚的性命換取壺關。
雙方又經過了半日的細節商討,比如什麼時候釋放袁尚,韓成如何接手壺關等。
終於在六月初六這天,袁紹的外甥高幹帶領眾將及五萬袁紹軍從壺關中退去,韓成早已準備就緒,待高幹出來之後,便帶領奮武軍大軍重新佔領了壺關。
與此同時,也在上艾縣外釋放了袁尚。
韓成走上城頭,輕輕的撫摸著壺關的城牆,心中終於鬆了一口氣。
懸在自己頭上的刀,終於下下來了。
壺關,這個時時刻刻的威脅著幷州上黨郡安全的雄關,終於失而復得,再次回到了韓成的手中。
幾日之後,趙孚率領著一萬大軍,回到了常山郡。
韓成親自率領眾將領迎接趙孚。
趙孚看到韓成,羞愧地說道“敗軍之將,讓主公費心了。”
主公,趙孚終於問自己叫主公了,看來這次獲益匪淺啊。
韓成拍了拍趙孚的肩膀,柔聲的說道“趙將軍可別這麼說,趙將軍率領一萬人馬,深入敵後,燒掉袁紹的糧草,解了常山郡之危,乃是此戰最大的功臣,應該是我們感謝你們才對啊。
自今日起,趙孚由中郎將升職為徵冀將軍。”
徵冀將軍,雜號將軍中的一個,雖然沒有開府的權利,但名字的寓意十分好。
趙孚聽後,十分高興,便對著韓成說道“謝主公”
韓成用升職的方式表達了自己不再追究趙孚的責任。
幾日後,守衛上黨郡的張郃,守衛幷州北部的魏延,守衛常山郡的張遼以及玄武軍的首領潘鳳,尖刀軍的首領劉豹,也都從中郎將的職位升職為雜號將軍。
而趙雲,韓浩,張燕,扶羅韓,徐晃等人的職位,也從校尉升為中郎將了。
韓成,則被漢獻帝名正言順的封為驃騎大將軍,金印紫綬,位同三公,掌管幷州所有兵馬。
此事過後,袁紹和韓成很有默契的選擇了停戰罷兵,休養生息一番,直到公元一九七年春天,雙方才開始整軍備戰,戰火再次燃起。
然而,這次的戰場不是冀州的常山郡,而是幽州的代郡。
還在找"三國之鐵騎南下"免費?
百度直接搜尋: "易" 很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