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顏良率領著一萬騎兵風馳電掣地趕到上曲陽縣城外的時候。
卻接到了城內守軍的訊息:五千餘人的奮武軍於昨天在此地揚武揚威一番之後,就往南面撤走了,至今杳無音訊。
與此同時,下曲陽縣城外的孟岱和趙郡中丘縣城外的袁尚,都得到了類似的訊息。
袁紹的救援人馬到了,但奮武軍進攻的人馬還未到,這不符合常理啊。
顏良,孟岱都是袁紹手下忠心耿耿的大將。
雖然並沒有謀士們的那些‘花花腸子’,但是他們知道一點:那就是有任何情況,都第一時間報告給袁紹。
是而顏良在上曲陽縣、孟岱在下曲陽縣安營紮寨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派出快馬,將自己所遇到的情形報告給常山郡的袁紹。
然後才派出大量探馬,尋找奮武軍的蹤跡。
但趙郡中丘縣的袁尚卻不這麼做。
袁尚,字顯甫,長得高大英俊,像極了袁紹,是袁紹最喜愛的小兒子。
經常受到袁紹的偏愛,袁紹曾對親信說過:當自己去世之後,會將自己的官位和爵位,繼承給袁尚。
正因為此事,袁紹的大兒子袁譚、二兒子袁熙以及袁紹的手下眾人都對袁尚十分的不滿。
認為袁尚並沒有什麼才能,只是在相貌上繼承了袁紹才佔得便宜。
紙裡終究包不住火。不滿袁尚的‘風言風語’還是傳到了袁尚的耳中。
袁尚正是年輕氣盛之時,在加上不僅繼承了袁紹的外貌,而且繼承了袁紹極愛面子的性格,怎麼能受得了如此侮辱?
雖然他本身確實沒什麼能力,但這種事情自己知道就行,怎麼能讓別人議論。
故而袁尚便在袁紹此次出征常山郡之時,主動請纓,要求留守鄴城,來展現自己的能力,堵住不滿之人的嘴巴。
袁紹見自己最喜歡的兒子能為自己分憂了,十分高興,便欣然同意了袁尚的要求,並給袁尚留下了五名大將和三萬精銳士兵。
不知道是有意的,還是故意的。
袁紹並沒有留下任何一個謀臣給袁尚,大概是袁紹想看看袁尚的表現吧。
袁紹出兵七日之內,袁尚每天只是籌備糧草和處理政務,心中逐漸地煩躁了起來:“鄴城四周都有重兵把守,自己在鄴城無法有太大的作為啊。”
正在鬱悶之時,突然收到了袁紹讓其帶兵北上趙郡中丘縣,抵禦奮武軍的命令。
袁尚接到命令之後,心道:“自己表現的機會終於來了。”便立即點齊一萬五千人馬,直奔趙郡中丘縣而去。
結果到了中丘縣,袁尚瞪眼了,這啥都沒有,怎麼表現啊?
袁尚並不甘心,派出大量的探馬尋找奮武軍的蹤跡,卻並沒有派人將此時趙郡中丘縣的情況告訴袁紹。
趙郡中丘縣是距離常山郡袁紹大營最近的一處地方,按照快馬的速度,一天之內便可走個來回。
若袁尚能及時的派人將此處的訊息告訴袁紹,憑著袁紹手下眾多謀士的智慧,定會有人猜出司馬懿的意圖。
......
此時的上艾縣城下,奮武軍和袁紹軍的大戰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城上的守衛方是四萬奮武軍,而城下的進攻方是鞠義率領的八萬大軍。
據袁紹軍的探馬打探得知:上艾縣城中的奮武軍已經不到四萬之數。
得到這個訊息後的鞠義,便對上艾縣發起了猛攻。
趁你兵少,要你城池。是任何一個大將都喜歡做的事情了。
只見城頭上,箭雨紛飛,巨石滾滾;而城下,各種各樣的攻城武器,層出不窮的被拿了出來,用在了攻城上。
在這場攻防戰中,張遼及奮武軍的眾將從鞠義的身上學到了許多實戰的經驗,積累了寶貴的財富。
經過了一整個白天的攻城戰,鞠義依舊沒能攻破張遼的防線,拿下上艾縣。
但是鞠義有信心,憑藉此時袁紹軍的能力,在三日內拿下上艾縣,並將韓成打的屁滾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