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勇士,天下無敵。”
一個個體壯如牛,虎背熊腰的壯漢身披重甲,手拿鋒利的大戟,排成整齊的方陣,喊著整齊的口號,在左右兩萬騎兵的護衛下,朝著玄武軍的方向而來。
當玄武軍出陣之時,韓成便緊緊地盯著袁紹的中軍,因為韓成知道,這種關鍵時刻,袁紹軍的統兵主帥不可能無動於衷,看著自己走向勝利。
當韓成看著突然出現的手拿大戟的軍隊,腦海中想起了李儒的曾經的一些話:“袁紹曾經在暗中訓練了一支部隊,每個人皆身材雄壯,手拿大戟,有以一敵十之力,稱之為‘大戟勇士’。”
韓成的思緒迅速的從回憶中收了回來。
便自言自語道:“沒經過風雨的雛鷹,是不可能飛上天空的。
大戟勇士雖然在身材上看,比玄武軍計程車兵們還要強壯一些;武器比玄武軍計程車兵們的還要鋒利一些;但論對戰能力,大戟勇士不會是玄武軍的對手!
袁紹,你就好好看著吧!我穩如泰山的玄武軍,不會讓你失望的。”
韓成的自信,源自於玄武軍在平風谷的一戰和最近的訓練。
平風谷一戰,雖然玄武軍損失慘重,但同時也經歷了‘血’的鍛鍊。
自這一戰以後,玄武軍脫胎換骨,煥然一新。
回到幷州之後,韓成便抽調各軍精銳補充到玄武軍中。
其中便有原來黑山軍張燕的精銳屬下—“黑山斧士”;還有來自於南匈奴的勇敢戰士;當然,最多的還是幷州人士。
新的玄武軍士兵,首先要做的便是體會玄武軍的軍魂。合格之後,方可入軍。
在玄武軍組建完成之後,便開始進行風雪無阻的刻苦訓練。
但訓練專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配合。
五個人之間的配合,十個人之間的配合,一百個人之間的配合,五百個人之間的配合,以至於最後的整體配合。
由小到大,由弱到強。
為什麼要這樣訓練?因為經過平風谷一戰,韓成和玄武軍的將士們都明白,在戰場上,沒有什麼問題是一個齊心協力的團隊解決不了的。
而反觀袁紹軍的大戟勇士,則是第一次在大戰中的關鍵時刻被派上戰場,用來決定勝負。
大戟勇士,袁紹給予最優厚的資源培養他們,他們都是袁紹的‘掌中寶貝’。
正因為是‘寶貝’,所以每當戰爭快結束之時,他們才被允許派出來‘歷練歷練’。
然而憑著他們的強壯,和敵方已經大勢已去計程車氣,敵軍見到大戟勇士之時,無不望風而逃。
正是這種環境,造就了大戟勇士的盲目自信和驕傲,要不然也不敢喊出“天下無敵”的口號。
隨著雙方壯漢們的大步,一步一步地向前邁進,玄武軍和大戟勇士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是騾子是馬,終於到了遛一遛的時候了。終於,兩軍不負眾望的碰到了一起。
都是膀大腰粗的壯漢,不會什麼花裡胡哨的禮節,一見面便採用了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戰在一起。
手中的武器,隨著手臂上的巨大力量,劈向對方的要害之處,不是你死,就是我死。
雖然雙方都有重甲在身,但被鋒利的武器來一下,無論是誰,就算不死,也會重傷的。
幾個呼吸間,玄武軍和大戟勇士最前排計程車兵紛紛中招倒地。
就在這時,玄武軍善於配合的優勢展現出來了。
當一個玄武軍計程車兵倒地之時,身後計程車兵便會不自覺的站在倒地計程車兵的位置上,繼續進攻。
而大戟勇士的將士們就差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