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一個高深莫測的東西。
有的人,出生高貴,命運不凡;而有的人,出生貧寒,命途多舛。
出生高貴並不代表著就能功成名就;而出生貧寒也不代表就只能默默無聞。
袁術,字公路,是這個時代中,出身高貴的哪一類人的代表。
袁術,出身於“四世三公”的汝南郡袁氏,因為是嫡子,從小豐衣足食,生活優越。
也正是因為身處家庭環境的影響,袁術從小就結識了很多上流人士,極大的開闊了自己的眼界。
故而成年之後的袁術並沒有經過什麼大風大浪,就順利的經過舉孝廉,歷任朗中,折衝校尉,虎賁中郎將,河南尹等職。
待董卓進京以後,更是讓袁術擔任了位高權重的後將軍。
而袁術知道,不能和董卓為伍,便奔走到南陽郡,並積極參與其兄長袁紹號召的討伐董卓的活動。
待諸侯討伐董卓,董卓西逃長安之後,袁術便帶領著自己的兵馬回到了自己的根據地,也是東漢末年的第一大郡—南陽郡。
到了南陽郡之後,袁術單憑一個‘袁氏嫡子’的身份,就迅速地得到了當地世家大族的支援,要人給人,要糧給糧,要將給將,從而使袁術的勢力迅速地發展壯大。
人心都是不滿足的。
只因如此,有了勢力之後的袁術便不滿足於南陽郡的一郡之地,於是打算向四周擴充套件一下自己的勢力範圍。
袁術自小高傲無比,感覺沒有對手的地盤不算好地盤,故而只挑有對手的地盤進行攻打。
先是向南對戰荊州的劉表,然後又向東對戰兗州的曹操。
和劉表的對戰,以孫堅戰死而告終;和曹操的對戰,以袁術大敗,逃到了揚州九江郡的壽春縣而結束。
和曹操的一戰,是袁術一生多次戰敗中,為數不多的以強凜弱而又被倒爵的戰役。
這時的揚州,雖然沒有後世中隋唐時期的繁華,但也有許多的世家大族避亂於此,底蘊深厚。
比較著名的便有陸氏,顧氏,虞氏,魏氏四大家族;次一點的還有周氏,步氏,魯氏等家族。
袁術到達壽春縣之後,再次憑藉其‘袁氏嫡子’的身份,很快地便得到了壽春縣當地的世家大族周氏和魯氏的支援。
經過兩年的發展,勢力又恢復到了袁術在南陽郡時的那種巔峰狀態。
野心這個東西,只要有了一次,便會有第二次。
有了勢力的袁術再次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令自己的手下、孫堅之子孫策,帶領孫堅舊部的一千餘人,攻佔揚州各地。
孫策能力超群,作戰勇猛,又加上週瑜等人的輔助,在公元一九四到一九五年之間,先是拿下了揚州的廬江郡,後跨江擊敗了揚州刺史劉繇,佔據了丹陽郡和吳郡,並繼續南下進攻會稽郡和豫章郡。
揚州南面的廣大地盤,在孫策猛烈的進攻之下,大多都被納進了袁術的勢力範圍。
雖然地盤變大了,但袁術手中的兵力並未消耗太多,大部分郡縣都是孫策依靠孫堅的舊部和當地的百姓打下來的。
是而信心滿滿的袁術準備北上徐州,並以徐州為根據地,逐鹿中原。
而此時的徐州牧劉備,則是另外一種情況。
劉備沒有袁術這麼好的命運,只能憑藉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走到現在的地位。
劉備,字玄德,雖然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但確實是命途多舛。
現在這個時候,大漢朝廷勢力微弱,連長安城中的正統的皇帝—漢獻帝,都被李傕、郭汜等人如豬狗一樣的對待著,更何況劉備這種八竿子打不著的‘皇室宗親’,一切只能靠自己。
然而已經二十八歲的劉備,還是隻能在幽州涿郡靠賣草鞋為生。
直到‘黃巾起義’發生了,劉備才聚集了關羽,張飛等一干人馬,投奔至公孫瓚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