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聽到曹操與袁紹爭吵的訊息,進入到伯父韓馥的帳中。
“伯父,剛才大帳中發生的事,侄兒以為曹操校尉做的對,討伐董卓乃是大義之舉,為百姓做事,應乘勝追擊,怎麼能只顧眼前利益,步步為營呢?”
韓馥略微思量片刻,“伯父相信你。在戰略方面,你眼光長遠,遠超伯父許多,伯父深感欣慰。你即刻持我軍令,找到潘鳳將軍,讓其帶領帶領五千人馬,匯合你的一千人馬,聚齊六千人馬,打著你的旗號,追趕國賊董卓。切記,安全第一,我韓馥可以不要名聲,但必須要有侄子。”
“我韓服可以不要名聲,但必須要有侄子。”韓成聽到這一句,心中充滿了感激。伯父對自己的信任之情,自己無以為報,如若有朝一日,韓馥身亡,自己定會傾盡努力,韓家好好延續。
“伯父,你身邊也只有潘鳳將軍一人,不如讓潘鳳將軍留在你身邊吧。我帶著魏延就可以了。伯父回冀州時,也要切記:一路小心!”
袁紹大帳中,袁紹坐在一墊子上,對面坐著一身材幹瘦,長著三角眼的男子,正是郭圖。
“主公,我命人盯著那韓成,果然正在準備兵馬,準備和曹操那廝一起去追擊董卓。”
“哼哼,孟德那點小心思以為我不知道,不就是為了名望,一萬兵馬去追十幾萬的西涼軍,除了去送死,還有別的可能嗎?為了名望,哼,我袁家四世三公,最不缺的就是名望。”袁紹一臉狂妄的說道。
“主公,圖有一計,可送他們一程。”說完趴在袁紹的耳邊竊竊私語了一番。
“你去辦吧,切記不要留下馬腳。”袁紹說道。
曹操帶著自己的一萬人馬,經滎陽,急匆匆的直奔洛陽而去。韓成整頓好五千兵馬,並沒有直接追隨曹操而去,而是等著了半天后才出發的。
滎陽城中,董卓大將徐榮手裡正拿著一封信,信上的內容讓他大吃一驚:諸侯中,竟有人想追擊董卓,這不是以卵擊石嗎?董相國的手中至少還有十萬以上的西涼鐵騎,誰這麼大膽敢追過來呢?要名聲不要命了?
不過,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徐榮安排手下偏將李蒙帶領五千人馬守衛滎陽城,自己親率兩萬大軍於去洛陽必經之路汴水,設下埋伏。
李儒也擔心諸侯中有人為了名望而來追董卓,便安排虎牢關逃走的呂布帶領一萬幷州軍埋伏在洛陽的來路—汴水旁。
曹操經過一整天的追逐,終於到達汴水,看著這汴水,曹操心中暗叫一聲不好,“要是自己撤退,肯定會在這裡設下埋伏,等待著追兵的到來,逸以待勞,必得奇功。”
曹操剛準備喊手下兵馬撤退,沒想到前方來了一隊人馬,隊伍中豎起一杆大旗,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呂”字,是呂布。曹操趕緊下令後退,沒想到後方也冒出一隊人馬,隊伍中的大旗卻寫著一個大大的“徐”字。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曹操說道:“吾命休矣。”
手下一員大將說道“主公快上馬,吾帶人給主公殺出一條血路,請主公快快離去。”
“吾怎可放棄這一萬兵將獨自逃走呢?”
“天下可以沒有曹洪,但不能沒有曹孟德,主公快走。”
說完,曹操的一萬人馬兵分兩路,一路迎戰呂布軍,一路破開徐榮軍的堵截,送曹操離開。
話說,曹操身後的韓成,慢慢行軍,步步為營。一邊整頓軍隊,一邊儲存體力。韓成不知道前面有埋伏,但韓成知道,只是來混個名聲的,不用拼了命的追趕。曹操到達汴水的時候,韓成則剛達滎陽城。
滎陽城下
韓成看著前方的滎陽城,回想著剛才報信兵的話:“曹操在汴水被西涼軍包圍了,正在拼命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