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浩將桑乾縣交給黃忠之後,便率領其麾下的騎兵,透過了上谷郡,直奔漁陽郡的狐奴縣而去。
因為韓成和閻柔等人一直保持著聯絡,故而韓浩這一路暢通無阻,到達狐奴縣外三十里處時,韓浩知道士兵們人困馬乏,便下令全軍休息。
而這時,鞠義等人的大軍剛剛到達狐奴縣城下。
公孫續,公孫範,單經三人,和公孫瓚的性格差不許多,在兵力上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見面就是幹。
於是乎,在各自守衛的縣城下,擺開陣勢和敵軍對戰。
狐奴縣城下,單經令步兵在兩側,騎兵在中間,形成簡單且明顯的攻擊型陣型—錐形陣。
想憑藉騎兵的強大沖擊力作為攻擊點,一舉擊破敵方鞠義的陣營。
鞠義,對陣型的瞭解可謂是耳熟能詳,看到單經的陣型,立即下令全軍擺出最簡單的圓陣進行防禦。
一個主攻,一個主防,兩陣一接觸,便僵持在一起了。
短時間內,單經的攻擊錐形陣無法拿下鞠義的防禦圓陣;而鞠義的防禦圓陣也無法反擊單經的攻擊錐形陣。
而這時,奮武軍的騎兵仍然在休息。
大概又過了一個時辰左右的時間,單經和鞠義雙方的人馬都消耗了不少體力,有所疲憊,士兵計程車氣也有所降低。
而這時,公孫瓚軍右側響起了一陣馬蹄聲,是奮武軍的韓浩率領騎兵,直插公孫瓚軍的右翼。
鞠義看到韓浩的騎兵,首先在心中十分自責:“自己應該廣佈探馬的,敵軍到了跟前都不知道,要是進攻我軍的話,我軍必將一敗塗地。”
見到韓浩的人馬直奔公孫瓚軍而去,鞠義心中接連發出三個疑問:“奮武軍?從哪裡來的?難道代郡失守了?”
與此同時,心中也是十分慌張的,畢竟這六千騎兵,雖然數量不多,但足以決定這場大戰的勝負了。
對面的單經看到這支騎兵,心裡同樣的發出疑問:“這是哪裡來的軍隊啊?”
但不管哪裡來的,自己據城防守才是上策,便立馬下令鳴金收兵。
韓浩聽到公孫瓚軍中的鳴金之聲,心道一聲:“呵,這個單經反應還是很快的嘛。可惜,我早有準備了。”
於是乎,奮武軍的騎兵隊伍突然加快了速度,直接將公孫瓚軍攔腰折斷。
一半人馬進入到狐奴縣城中,一半人馬還在韓浩的奮武軍和鞠義的冀州軍的包圍中。
單經剛進城門口,便聽到手下來報:“還有五千大軍在城外呢。”
單經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這城門是關還是不關呢?
鞠義已經知道了奮武軍的目的,心中樂道:“哈哈哈,這是來幫我們的啊。”
便率領大軍朝著城外的五千公孫瓚軍掩殺過來。
而這時,單經終於下達了關閉城門的命令,城外的五千大軍看著緩緩關閉的城門,心徹底的涼涼了。
要不四散而逃,要不跪地求饒。
韓浩見主公的任務已經完成,便率領騎兵們風馳電掣的朝代郡而去。
只留下站在原地,滿臉疑惑的鞠義,心道:“這是什麼意思?來送軍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