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九月末,朔方郡的大城縣和五原郡的九原縣的大體雛形也已經建成了,雲襄郡的六縣也擴建的差不多了。
常山郡的流民在韓成的安排下,大都在關外新建的縣城住了下來。
太原縣的幷州書院也建成了,大約新年後開始招收第一批學生。
至於這批學生的人選,韓成準備在年底的大會上,和眾文士們在談論一番。
當一切都按照計劃走向了正規,
韓成再次下令:幷州除了雁門郡外,其餘四郡紛紛進行‘分地令’的政策。
一時間,有人歡呼有人愁啊!
在十月份即將結束之時,俘虜們的免費勞動期也到了。韓成便將他們打散,編入到奮武軍的各個營帳中。
加入了這些新生力量,韓成手下的奮武軍不斷擴建。
全是騎兵的青龍營改名為青龍軍,人馬也擴充到了一萬八千人。
其中五千人馬跟隨張遼守衛常山郡,剩下的一萬三千人馬跟隨在韓成的左右。
一旦哪裡發生大戰,好第一時間援助哪裡。
朔方郡中有著廣大的草原,適合馬匹的生存。
按照道理來說,韓成應該有更多的騎兵,但是騎兵的費用太高了,一萬八千青龍軍就已經是現在的韓成所能付出的極限了。
善於射箭的強弓營改名為朱雀軍,人馬也擴充到了八千餘人。
朱雀營無論是防守還是進攻,都是‘利器’啊。
故而朱雀軍中的五千人馬跟隨在韓成的左右;剩下的三千人馬則協助黃忠守衛太原郡。
南匈奴的騎兵在這幾個月內也迅速的發展起來,由原來的尖刀營改名為現在的尖刀軍,共計有一萬兩千餘人。
其中六千人跟隨在韓成的左右;六千人駐守朔方郡和五原郡。
這三大軍安排完畢之後,韓成又從軍中選出身高八尺以上,體壯如牛,膀大腰圓者兩千餘人,組成第四個獨立編制—玄武軍。
因為太原王氏手中擁有大量的生鐵和販賣生鐵的途徑,韓成便讓匠人們為這兩千多人的玄武軍士兵每人打造一套厚厚的戰甲。
這日,韓成率眾視察玄武軍的訓練狀況,主要是讓眾人看看,錢花哪裡去了。
諾大的校場上,只見每個士兵身披重甲,身上的鐵片鱗光閃閃,從頭到腳,封閉的嚴嚴實實,只露出口,鼻和眼睛。
雖然他們已經大汗淋漓,但他們仍然在堅持不懈的訓練著。
為什麼要這麼拼命的訓練啊?
因為整套盔甲重二十多斤,再加上玄武軍士兵手中的四十多斤的兵器,若不訓練,即使再強壯計程車兵,也難以長時間承受這六十斤的重量,影響玄武軍的作戰能力。
當韓成身後的眾人們看到玄武軍的氣勢以及裝備。
心中大驚:“這玄武軍,不僅是破陣的利刃,而且是守衛的堅牆啊。這錢花的,值!太值了。”
除了這些之外,韓成還擁有五萬普通士兵和隨時護衛在韓成身側的天龍衛隊。
奮武軍的大軍不知不絕的突破了九萬餘人,韓成心道:“現在這天下,終於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