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廉價的茶葉和布匹,甚至是高昂的絲綢製品都會隨著商人來到北方草原;
而草原上廉價的羊毛,羊肉等也可透過商人們去往中原或者南方地區。
一件物品在南北之中的差價,足以讓商人們蜂擁而至了。
況且我們若成為最大的商人,壟斷這筆生意,必將賺的盆滿缽滿。”
眾人再次低下了頭。韓成說的對啊!別的不說,這南北之中的巨大差價,可都是金晃晃的黃金啊。
韓成接著說道:“這個計劃除了剛才說的兩方面外,還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南匈奴的軍隊已經是我奮武軍的一部分了,同樣,南匈奴的百姓也是我韓成治下的百姓。
他們也有權利享受生活,這兩座縣城的建成之後,南匈奴的人也可以和我們一樣在縣城的集市上購買自己喜愛的東西:吃的,喝的,玩的,用的。”
徐邈最能體會漢人與南匈奴族人之間的矛盾。
這幾個月光處理漢人與南匈奴族人的糾紛就不下三百餘件,而且還有很多根本排不上號。
徐邈也知道,這些矛盾發生的原因就是漢人瞧不起南匈奴族人。
主公建城之策,便會很好的減少漢人與南匈奴族人之間的矛盾。
想明白了這點,徐邈說道:“主公,聽你說完後,景山才恍然大悟。景山願意將功贖罪,負責建城的全部事項。”
韓成說道:“好!在座的諸位也沒有誰比你更能瞭解這兩郡了。你放心大膽的幹吧”
韓成解決完第一步計劃,心中略微高興,便接著說道:“我的第二步計劃則是將雲中郡和定襄郡這兩郡合為一郡,稱之為“雲襄郡”。
並且主要擴大建設其中的六座縣城—沙南縣,雲中縣,武泉縣,定襄縣,善無縣和駱縣。
並將現在的百姓全部遷到這六縣中,其他的縣城不要了。”
聽到韓成的話後,對此兩郡特別熟悉的崔林思索了片刻,感覺心中好像明白了韓成的想法,站起身來對著再坐的眾人說道:
“諸位,我來說說這第二步計劃吧。
這兩郡之地地域狹小,土地肥沃程度不均衡。
原來共有十三個縣城,最大的縣城不過一萬餘戶,三萬餘人;而最小的縣城卻不到一千戶人家,不到三千人。
無論是官職任命還是政務處理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主公擴大建設的六座縣城,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土地的肥沃程度,都是上上之選。
這樣做,可以讓我們治下本來就人數不多的百姓種最肥沃的土地,出最多的糧食,我們才能收最多的賦稅。
可以說是根據實際情況,充分的將土地利用起來。”
說完後,崔林對著韓成說道:“主公,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不足之處,請主公再指點。”
韓成說道:“崔林所表達的意思,正是我的意思,各位有什麼異議嗎?”
眾人見崔林說的符合條理,便齊聲回道:“沒有異議!”
韓成見第二步計劃順利透過,便繼續高興地說道:“第三步計劃,便是在太原郡太原縣內建幷州書院。
只要是我治下百姓的孩子,只要年齡在六歲到十歲之間,家世清白之人的孩子,都可入院學習。”
此話一出,大廳裡瞬間爆發出了反對之聲,三個人毫不猶豫的站起身來阻止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