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其位,不知其受;不在其身,不知其痛。
王凌坐在王氏家主的專用書房內,看著前任家主王蓋沒有來得及帶走的重要東西:
祁縣王氏的詳細的財產及名下人口的清單;祁縣王氏名下的土地地契;
王凌一邊看著,一邊心驚道:“這可真是腐敗啊!這麼大的數量,需要多少百姓的命去填啊。”
王凌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發乾縣縣令,因為心繫百姓且年輕氣盛,得罪了不少人。
因為王凌知道,現在的天下兵亂不斷,主要就是因為這些世家大族對平民百姓的苛刻剝削。
不僅以各種名義理由強行佔領百姓的土地,而且還要百姓們替他們承受高昂的賦稅。
百姓們正是因此苦不堪言,無法生活,才會先有各個地區的黃巾起義;後有各個地區的群雄爭霸。
王凌曾發誓:“若自己有朝一日手握重權,一定除掉這些‘毒瘤’,還老百姓一個朗朗乾坤,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然而王凌不僅是太過於異想天開;而且做事也是太過於鋒芒畢露。
王凌在其縣令的位置上還未坐多久,就被身懷嫉妒之情的同族王蓋弄了下來。王凌這才清醒的知道,自己冒失了。
世家大族的勢力太過於強大,翻手間就能將自己這個小小的縣令拿下。
王凌在大牢中,閒來無事。仔細的思考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便得出一個結論:
“欲除世家,必先成為世家;然後瞭解世家,方可對症下藥,最後才能藥到病除。”
正是因為王凌心懷如此志向,才會在昨日的祁縣王氏的家族會議上努力爭得家主之位。
待王凌看完資產清單之後,心中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
又仔細的閱讀起另外一份材料,這份材料是關於韓成的詳細情況。
看完這份材料,讓一向自視甚高的王凌內心中升起一陣慚愧:“韓成僅僅只有二十歲,和自己同歲,卻能鎮守一方,守一方百姓。
而自己只能在家族之中,為了一個家主之位而殫精竭慮。人與人的差距咋這麼大呢?”
透過材料,王凌對韓成有了一番認識,隱隱約約感覺到:“韓成此番南下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土地。”
王凌理了理思路,心道:“祁縣王氏的‘首惡’王蓋已死,只要自己再交出一部分族人,說出他們曾經做過危害百姓的事,給韓成一個臺階,
讓韓成可以給百姓一個交代。
然後再捐出祁縣王氏手中的大量的土地,那麼祁縣王氏的這一支,定無性命之憂,說不定自己還能重新做官,當個縣令呢。”
但憑著現在自己在族中的威望,還不足以讓王氏的族人們交出土地。
故王凌起身,先去府中找了自己這一脈最德高望重之人—王滿,並和王滿說明利害關係。
王滿雖然不捨得土地,但已經年過半百,還是能分得清楚土地和性命哪個重要的。
故而答應王凌:自己這一脈人定會在家族會議上支援王凌,王凌聽後,心中有了底氣。
翌日,祁縣王氏再次召集家族會議。
會議上,王凌對著王氏眾人說道:現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只有做兩件事才可活命!”
眾人一聽能活命,嘴快的趕緊問道:“別說兩件事,就算十件事,只要我們能辦到,我們也絕對答應啊!”
其餘眾人也趕緊迎合道:“是啊!是啊!家主快說怎麼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