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準備就緒,現在只能高幹南下鄴城救援了。
攻打冀州的袁紹軍隊,是原來鉅鹿郡的守衛軍隊,現在要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南下救援袁紹的大本營—鄴城,二是固守原地,在儲存鉅鹿郡的勢力,等待袁紹的命令。韓成覺得,領軍人物高幹會幫自己做出選擇的。
果不其然,高幹手握大軍,不能看著鄴城被白白攻破,於是乎,探馬打探到訊息:高幹的大軍南下了。
......
待韓成收到訊息後,下令全軍,立即趕往清河郡。
東武城縣,縣城雖然不大,人口也不是很多,但在清河郡卻非常出名。
原因便是因為這個縣城內居住的一個大世家—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雖然沒有大量的土地,也沒有大量的財物,但是卻有著別人嚮往卻得不到的東西—家族傳承。
自西漢時崔業定居於清河郡東武城縣後,清河崔氏族中人才輩出,雖說沒有袁家‘四世三公’的顯赫地位,但是一直也是官宦不斷,並且在儒林中也享有極高的名聲。
到了這一輩,已經歷經了十二世,在官場和儒林中一直屹立不倒,憑藉的不過就是這家族傳承。
現任家主崔密,曾經做過清河郡功曹,年輕時和當代大儒鄭玄有過不錯的交情,故曾經推薦過自己的次子崔琰在鄭玄座下讀書。
而崔密的堂哥崔景,先任魏郡郡守,後又調到河間郡任郡丞,實乃冀州官場的“老人”。
袁紹和公孫瓚在河間郡的大戰,軍糧等後續相關事宜,不少就是崔景輔助的。
崔琰和韓業是求學時的好友,本來要投奔韓業,但父親崔密認為韓成不可靠,早晚會被袁紹所滅,故讓崔琰投奔到袁紹名下,袁紹看在河間郡郡丞崔景及清河崔氏的面子上,直接便任命崔琰為騎都尉。
現在東武城縣的守將是袁紹手下的大將馮禮。
因為清河郡西面有著高幹在鉅鹿郡駐軍,東臨渤海郡,北靠安平郡。
南臨黃河,是自然的天險,其他三面皆有冀州郡縣守護,實在是不可多得好地方。故袁紹將大軍安扎在四周三郡,並未在清河郡部署重兵。
結果,西面的鉅鹿郡守軍在高幹的帶領下,南下救援鄴城去了,韓成的青龍營便毫無阻力的出現在了清河郡的地界上。
天剛剛亮,東武城門口,
一個壯漢帶著十幾個莊丁推著大車子出現在守門士兵的視野中。
大車子上裝滿了乾草。
守門士兵對著群人大喊道:“幹什麼的?”
這十幾個壯漢領頭的人正是張遼,趕緊回道:“東家說,昨天讓把這些乾草運進城,但我們昨天到的時候,城門已經關閉了,所以今天只能來個大早,叨擾各位軍爺了。”
說著遞過五百文錢,說道:“請各位幫幫忙,事後喝個酒。”
守門士兵一看,還挺懂事,便說道:“趕緊去吧。”
這幾個壯漢推著車子,走到門口,突然不走了。
守門士兵氣的大怒,說道:“在這停著幹什麼,想死嗎?”
張遼等人從車子下抽出大刀,轉眼間便將守門士兵們砍翻在地。
然後,將車子中的乾草點燃。
遠處的黃忠看到城門口處燒起了大火,便知道張遼得逞了,下令青龍營全軍出擊,拿下東武城縣。
看著遠處的騎兵,馮禮的手下一臉茫然,這是哪裡來的騎兵?
四千對五百,雖說還有八百縣兵,但連戰場都沒上過的縣兵怎麼可能是精銳的青龍營的對手,辰時,韓成已經坐在了東武城縣的官衙內。
堂下跪著的是守將馮禮以及縣內的一干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