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旬
雖然公孫瓚在界橋吃了敗仗,但回營清點人馬發現並未損失多少,公孫瓚的軍隊一半是騎兵,真要逃跑,袁紹的步兵可追不上。
而憑著袁紹的尿性,打了勝仗的袁紹更沒有理由撤退了,故袁紹的冀州大軍駐紮在公孫瓚的大營外二十里處。
一開始沒發現什麼,待半月過後,袁紹開始後悔了。
每日無所事事,但軍糧卻在快速的消耗,雖然從後方郡縣源源不斷的運輸過來,但運輸的過程不僅麻煩而且費事費力。
可是自己還在這和公孫瓚僵持著,打吧,一口吃不下對方;不打吧,面子上又過不去,只有一個詞語來形容了—騎虎難下。
...
話說另一面的公孫瓚,縱橫北地多年,什麼時候吃過戰敗的虧,但是再讓公孫瓚率軍出擊,公孫瓚心裡還真有點發毛,畢竟袁紹手下的大將鞠義率軍有方,手下“先登死士”個個勇猛過人,竟變成了自己騎兵的剋星。
在沒找到破解方法之前,堂堂的公孫瓚大將軍還真不敢與袁紹的冀州軍再戰了。
軍中士氣日漸低下,公孫瓚可真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啊。
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這可咋辦?
手下謀士關靖見公孫瓚日漸憂愁,獻計道:“主公不如安排軍中諸將和對方鬥將,一能緩解前一陣兒計程車氣低落問題,二能激發士兵們的鬥志,可謂一舉兩得啊。”
公孫瓚仔細想了一想,關靖的計策不錯哦。
遂召開軍中諸將會議,對手下眾將說道:“爾等可出營鬥將殺敵,斬敵方一員大將者,賞黃金十兩;連斬敵方五員大將者,官升一級;連斬敵方十員大將者,我親自送他十名美女。”
眾將聽後,士氣高昂,戰意正濃。遂策馬奔出了大營,在大營外一字排開。
...
袁紹和公孫瓚一樣,進退兩難,忽聽手下探馬來報,“公孫瓚軍中奔出不少將領。”
袁紹聽到只出來不少將領,並未帶多少兵馬,便瞬間明白了公孫瓚的意圖,想憑鬥將扳回氣勢。
心道:“哼,想得美!你公孫瓚也太小瞧我袁紹了吧,雖然我佔據冀州僅僅半年,但手下猛將不下數百人,是你區區荒涼之地的公孫瓚能比擬的嗎?”
遂下令:軍中眾將隨我迎戰公孫瓚軍,莫讓幽州軍小瞧了我們。
為了激勵冀州軍中眾將鬥將殺敵,袁紹再次下令:“斬一員敵方大將者,官升一級,賞黃金十兩;連斬敵方五員大將者,官升兩級,賞黃金百兩;連斬敵方十員大將者,官升三級,賞黃金一千兩。”
公孫瓚和袁紹的財力高低,從獎賞上就能看出,暴發戶和大土豪,就是不一樣啊。
戰場上,兩方將領在金錢和升遷的誘惑下,戰意如火藥一般的點爆了。
一個個將領策馬而出,或勝利之後,高聲歡呼;或失敗之後,傷重而逃,更或者是戰死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