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畜無害的人亮出最後的底牌時,往往是最致命的,為了這志在必得的一擊,他們往往準備了無數年。
只為十年磨一劍,一朝雪恥奮揚眉!
劍光如雪,雪如瀑,一瀑飛掛九天間。
這一劍令風雲變色,萬妖地堡突然颳起了陰風,氣氛頓時凝固。
孔雀的鳳眼除了驚懼還是驚懼,他竟退無可退,避無可避。
風雷之聲突然從空中響起,一點劍光突然在孔雀眼中放大,映出他驚駭欲絕的面容,似死灰般沒有半絲血色。
他的護體罡氣已開始自動護體,劍光的氣芒似被囸勁攪碎,可是隨即無數更加銳利的劍罡源源不斷地聚攏過來。
許慕仙的眼神也越來越犀利,如鷹隼一般,暴發明亮而豔麗的光彩,那絕世容顏益發顯得清麗如仙。
這個時候人們恍然大悟,她原本就是白雲仙宗最強大的劍仙之一,人稱浣花劍客。
昔年的她以纖柔豔麗的劍風而稱著於江湖,是白雲三劍中最耀眼的一位女劍仙。
她出身在白雲山腳下一戶普通的農戶家,自幼出落得異常聰慧靈秀,雖然不是傾國傾城,可是那種靈秀卻是極佳修仙根骨。
而白雲仙宗卻是一位白雲仙子創立的劍宗,她的劍法在當世人稱舉世第一,幾百萬年來,一直是個傳奇。
至於最後她去了哪裡,世人也莫衷一是,有人說她是第一個破開瓶裡乾坤的強大修士,已在遠古天庭藏經殿任職為女史。
可是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遠古天庭從無名為白雲仙子的女史,而遠古天庭也沒有藏經殿,只有曬經室。
每逢六月初六,成千上萬女仙在佛祖生日那天,將遠古天庭的典籍全部搬出曬在曬經石上。
這個場面蔚為壯觀,曾有曹國舅畫下《天庭曬經記》的畫面,專門為記錄這一時宏偉時刻的。
而曬經石竟然一塊如鏡般平整玉石,無比巨大。
平日裡它太滑,上面根本無法站人,可是隻能六月六日陽氣最盛那日,它上面方能立足。
而這一天,也是西王母最開心的一天,眾女仙簇擁著她一起搬運經籍典藏,忙碌得如同一隻只辛勤的螞蟻,在巨大的曬經石上穿梭不停……
這一年,她剛好十二,聽聞白雲仙宗要收徒,便早早打扮停當等候在必經之路上。
雖然白雲仙宗在山上,可與紅塵完全隔絕,仙凡有別。
許慕仙自小隻看見過三次仙人馭劍從門前的空中飛過,那種瀟灑令她悠然神往,從那一刻起,她立志要修仙。
而從她啟蒙開始,她便央求先生替她起了字慕仙,她要立志修仙。
字是人的第二稱號,好友間只稱字不稱名的,這也是古代的一種風俗,甚至親熱的僅以排行稱呼。
而許慕仙在大家族裡排十三,人稱許十三娘。
但取字也是有規矩的,並非亂取的,只有成年才能有字。
《禮記•曲禮上》稱:“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故後來亦稱女子許嫁為“字”,把未許嫁的少女叫“未字”,亦叫“待字”。
因這緣故,族裡人都輕視她,認為她輕佻無禮並無德,是以一起排擠她家。
可是她父母為了寶貝女兒寧願搬離到山村,獨居在山腳下,只為能更容易見到傾慕的仙人。
等了整整十二年,終於白雲仙宗開始大開山門了,從凌晨開始鐘聲不斷響起,各種絲竹聲與仙樂也悠悠響起,令人聞而忘俗,流連忘返。
到了清晨無數瑞禽在天上飛過,四面八方的國度全來送子弟修仙。
據說整座白雲山,共有七十二條通衢大道,通向七十二個國度。
而許慕仙站在最偏僻的一條小道上,這兒最是清幽,空無一人。
而七十二條大道上人擠人,連站立也成問題,人群只能緩慢前進,否則會發生踐踏事故。
因此接引使者很有經驗地引導人們前行將子弟送入測試場內,然後繞一圈又回去。
而所謂通衢大道只不過是個圈圈,必然經過測驗場,又從裡面貫穿而出,仙家的神機妙算可見一斑。
時近晌午時分七十二條通衢大道上仍然人滿為患,許慕仙倔強在站在小道上,如此孤獨的身影終於打動了掌門令狐敏,她嘆息一聲道:“子夜,持我度碟,將那小施主接引回山。”
突然間她師妹包幼儀道:“這等良質美玉,我收她為徒,不必麻煩掌門師姐了。”
時間一晃八年,白雲仙宗的大比開始了,全宗三十六支,共有弟子一萬五千餘人全部得參加比試。
而一萬五千人中核心精英弟子才一百零八人,其中以掌門令狐敏仙子的徒弟最多,有的支脈甚至多年未出過核心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