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陸沒有聽明白,正要要問個清楚,女人卻一揮手不說話了,似乎她很累。
可是女人心裡卻明白,這世的東家再也跑不了了,鳳凰簽約是好事,也是壞事,預示他前途坎坷,必須有聖獸來保衛他,一隻不夠,還得加一隻。
小陸原本是美滋滋的,按他猜想,他的武功進展應該是突飛猛進了,可是他卻發現,他的境界不增反跌了,這讓他非常懊惱。
阿福安慰他道:“你原先的境界是別人的,你也發揮不出來,好好煉吧,我爭取替你找一件趁手的武器。”
小陸同學大喜,他終於聽到一個好訊息了,可是對於兵器,他也是一問三不知的,根本是個武盲,因此阿福也不與多說。
小陸覺得他應該學劍,那樣他多威風,可是阿福冷冷道:“封神之前劍只是佩飾,到了修真年代才有劍聖出現。”
小陸道:“哪咱現今是什麼年代?”阿福道:“現今是全真年代,古武術不去不返了,可是咱煉的還是最正宗的古武,因此拋棄你那不切實際的想法吧。”
小陸受了打擊,咕噥道:“全真不也挺好嗎?金庸小說裡全真派多威風啊!”
阿福卻糾正道:“可是他把一個武術潮流作為一個宗派,是可笑的。雖然他也多次指出終南派是全真派,可是華山等派難道不是?”
小陸啞口無言,他沒想到武學流派還有這麼多講究,在金庸小說裡,除了《射鵰》三部曲外再也沒有出現全真兩個字。
但是現在的武術只能稱新武術了,連全真也不是了,雖然進展很快,如電影裡,僅學一年半載就可以下山報仇雪恨了。
看著是挻痛快,可是在現實中是不現實,那只是小說家言,現實中每種武功沒有十年以上苦煉是不會大成的。
而他才來到這個異世半年不到呢,他終於發覺自己有點好高騖遠了。
他的境界跌落到了武雄,可是他對於武學的心得比以前更全面,認識也更深刻。
阿福也不急不燥,除了教他招式外,還教他如何運氣等宗門的不傳之秘,有沒有老師是不一樣的。
同樣是少林拳,看招式可能大家都會,名稱也耳熟能詳的,什麼“童子拜觀音”等等,可是在運氣上是有少林的獨特竅門的。
尤其是外家拳,若是煉得不得法,會極傷身體的,那就與運氣路線有關,可這路線是少林寺前輩經過幾百年才摸索出來的,當然不會輕易洩露出去。
透過阿福的講解,小陸才明白,原來是這樣的。
因此阿福關照他,經行的路線千萬不能有錯的,若是運氣岔了道,輕則會受傷,重則就走火入魔。
經過四五個月的苦煉,他也早就能行氣及自己搬運周天,聽了阿福的話,嚇了他一跳。
阿福安慰他道:“一般的運氣是自動按照煉熟的路徑執行的,所以你也不用太擔心。我今天教你如何收納內氣,如今你有了基礎,就可以教你,否則教了也白教。”
收納內氣即把散亂的內氣歸入正途,一路要把亂竄的內氣收攏,像海納百川一樣把它們執行到丹田,然後再開始迴圈。
丹田是氣海,因此它是源頭也是終點,小陸終於搞明白這個原理。
而人身上的經脈何其多,每一條的路線都不一樣的,那就要熟記每條的路線,不能搞混了,因此阿福除了教他執行路線外,也經常要考核他,叫他把沿行的穴位一一背出來。
這了形象,阿福虛擬出一張幻燈片,把人體放大,然後標上運氣所行穴位。
剛開始他當然經常出錯的,可是時間長了,也就熟能生巧了。
阿福是個經驗無比豐富的老師,他活得年代太久遠了,因此見得多識得廣。
他把穴位進行拆解,分別講清它們的作用對應的五臟六腑,這樣小陸理解起來果然更深刻,也不會張冠李戴了。
而人身上總共就三百六十五個穴位,三十六個死穴,但每次執行的路線最複雜也不過涉及二三十個穴位。
但是初步的內氣執行路線熟悉以後,阿福也會教一些複雜點的執行路線,然後再複雜一些。
這就像初中老師教數學時,先教兩元一次方程,然後都兩元兩次方程,最後都兩元三次方程一樣。
複雜當然有複雜的好處,因為單一的執行路線效率是不高的,而複雜的路線是前輩們摸索出來的。
它們雖然去別人人家裡串了門,但借道回家比原來要省不少時間。
或者是透過串門消除單一路線的隱患,因為每種武功都有侷限的,它們有的會傷害五臟六腑,因此在飲食與日常中需要進行調理的。
而小陸也漸漸從感到枯燥,變得興致勃勃了。
李剝皮也會抽空教一些藥王谷的秘傳武功,因此小陸有時半夜裡也得出來跟師父煉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