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原本葉恆鑄成龍虎劍池引發的天劫波動波動是可以被很好的掩蓋起來的,因為時逢龍虎山天師府百年難得一見的盛景——紫氣東來。
據, 漢·劉向《列仙傳》中記載:“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從龍虎山天師府後山摩天崖上的一處古石碑中記載來看,紫氣東來之時,七彩霞光落下,會直接籠罩整個龍虎山,此時此刻天上,紫光瀰漫,紫霞滿天。
這濃郁的龍虎紫氣瞬間點燃了龍虎山積攢了數百年的香火,道門的氣運福源在無形之中又增加了幾分。
紫氣東來後,龍虎山摩天崖下龍虎秘境——真龍府的石門也開了,原來是天師府那幾位閉死關多年的張家老祖師們也都被驚動,出關了。
本來人數不多的摩天崖蓮花臺上,隨著幾位老祖師的出關,頓時人便越聚越多,但是沒有人敢隨意走動大聲喧譁,因為能上蓮花臺接引龍虎紫氣入體的人可都是龍虎山上有頭有臉的大人物,若是此番能接引的到一縷先天紫氣入體,對自身悟道修行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沒有一位高功願意錯失這百年難得一見的良機,紛紛盤腿而坐,牽引紫氣入體,感悟天地大道。
話說這龍虎山,原來也不叫龍虎山,叫做雲錦山,只因後來張天師行路至此時,見此地雨後初晴,靈氣盎然,山中之雲像那錦緞鋪滿天空,好似古仙居所,於是便與大弟子王長在此地結廬修行,築壇煉丹。
第一年煉丹,紅光照室。
第二年,有五雲覆于丹鼎之上。
第三年,九天丹成,一丹成而龍虎現。
所以這雲錦山也被後人稱作龍虎山。
其實原本這天地萬宇間並沒有先天龍虎紫氣這一號天地靈氣,只因道祖張道陵張天師於龍虎山修道三十餘載,其間傳道授業、煉丹救人無數,天地感其大德,賜下一縷鴻蒙紫氣助其飛昇,但是張天師卻是沒有接引紫氣如體,白日飛昇,反而是將紫氣散化於龍虎山的天地之間,每隔百年自行現化一次,一是燃香火,漲道門氣運。二是給後世子孫留下一份成道的機緣。三則是可以為龍虎山的龍虎都天護山法陣填充一次天地元氣,可保天師府張家血脈存續,可護山下百姓平安。
鴻蒙紫氣之珍貴難以想象,可以說是可遇而不可求,此乃是天地感應自然顯化而出之物,只需一縷,便可讓沒有任何道行與修行的凡靈壽元加深,並且擁有不滅之身,盡乎於妖,假以時日,未必不能修行有成,故又被稱為大道之基。
但是就是這一份天大的造化,卻被張天師分給了後世子孫們,或許正是因為張天師的這一份大魄力,龍虎山才能綿延存續千年之久,歷經風雨,依舊屹立不倒。
閒話不多說,就在龍虎山幾位老祖師和諸位高功盤坐摩天崖蓮花臺上,努力牽引紫氣,感悟天地大道的時候,一處濃厚的黑雲悄無聲息的自天空中出現只幾聲炸雷就消散不見了,在場的所有人也沒有在意,只以為是夏天到了天氣多變罷了。
可是沒過多久,一片更是奇怪的黑雲出現了,在場的那幾位老祖師爺都察覺到一絲不對靜,紛紛脫身出悟道狀態站了起來。
其雲濃郁如墨,甚至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一團團的雲朵在翻滾著,彷彿是有什麼東西在裡面掙扎扭動,一絲絲另人心悸的氣息垂落。
“這玩意兒好像在哪本書裡見過?但是忘記了!”
一位身材矮小,鬚髮斑白的老者,一手託著下巴,一手輕輕拍著腦袋,疑惑的說道。
“對對對,我想起來了,我在真龍府道藏樓上的那本《雷說》上……”
話還未說完,一道驚天動地的雷聲便在眾人的耳邊炸響,在場所有的高功們都被這道雷聲驚醒了,紛紛退出了悟道狀態,更有甚者,因強行打破悟道狀態,自身收到了反噬,一口鮮血噴出體外。
雖說這幫老道們平時清心寡慾,但是遇到此事也不免火大了幾分。
那可是百年難得可一窺大道的機會啊!
竟然就這麼給白白浪費了。
唉。
就在大家還懊惱不已的時候,那幾位老祖師確是用近乎於奔跑的狀態向山下跑去。大家都面面相覷覺得很奇怪。
莫非幾位老祖師因悟道被打斷,生氣了?
對,也對,雖說是老祖師,但也不能不允許別人發洩一下憤怒吧。
但是,你們好歹也是龍虎山秘境真龍府裡輩分最高的的那幾位啊,你們也不能衣衫襤褸的在這亂奔啊!
而且要是被山下游客看到,會嚇著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