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皇伏羲第一次來到度朔山,此時的度朔山除了大桃樹那塊以外,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雖然人皇伏羲在岱山時也感受到了輪迴地府的磅礴氣勢,但是見到真正的輪迴地府時,他還是被震驚到。
這就是人族今後根基所在,果然非比尋常。
還沒等人皇伏羲和來的人族頂級智者感慨完,地皇神農就把自己的分身金雞招過來
。讓人皇伏羲和人族頂極智者們幫著分析其生成原因。
人皇伏羲和人族頂級智者,沒日沒夜的連續研究了金雞三天三夜後。
得出來一個讓地皇神農不能接受的結果。此金雞因該是地皇神農的一種神通具象化表現。這種神通因緣巧合的契合了輪迴地府中的某一條法則,而導致了它稱為了獨立個體。
是個特案,不能作為一般性方案實施。
地皇神農聽到這個訊息,人一夜之間都蒼老了幾分。本來黝黑的秀髮,忽然兩鬢斑白。
人皇伏羲也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他來時就知道先天神靈準備以死填坑的決心。
而現在最後一條路都要斷了,難道真的要走上那條不歸路不成?
正當人皇伏羲和地皇神農糾結之時,人族大賢知生忽然帶來了一個天大的好訊息。
知生氏是人族中威望很高的首領,也是人族頂級智者。當年人族選取三皇之時,差點就代替了天皇燧人入選三皇。
他本人修為極高,法則早就能達小圓滿境界,只是為了人族大計,他不得不拼命剋制。
知生現在在崑崙山人族中主管生產。他人極其聰慧,在接觸人族生產的短短時間內。就發明了線繩和骨針並且用它們來製作衣服,解決了人族必須的衣食住行中最重要的衣著問題。而後幾年時間,他不僅是完善製衣工藝。他還緊接著發明了繩索,骨針,飾品,雕刻藝術品,槍矛,弓箭,水井。
這些東西的發明,讓人族在基礎生存需求,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而他的威望也隨著這些發明的推廣,在人族中暴漲。甚至一度有超過帶領部分人族躲在虛空之中的燧人氏和到崑崙山不久後就一直待在度朔山的神農氏的趨勢。
不過他本人倒不是個喜歡爭權之人,再加上他所處位置很高,(僅此於三皇地位,處於第三人皇繼承人位。)他比別人更知道天皇燧人和地皇神農為人族的貢獻,自認為也配不上三皇稱號。
他此次前來是人皇伏羲點名讓他來的,人皇伏羲有意識的讓他接觸一些人族機密。如果他和地皇神農有個意外,人族未來可能就要由他掌舵了。至於是不是有意讓知道一些地皇神農的豐功偉績,給他個警惕,那就只有人皇伏羲自己心裡明白了。
知生本人在法則圓滿度雖然很高,但是對於法則的理解卻不如人皇伏羲帶來的人族頂級智者。對於研究金雞是何種組成方面,他幾乎幫不上忙。
人皇伏羲看他一個人坐在人族頂級智者中間一直髮呆,索性讓元始天王帶著他在輪迴地府範圍內轉轉,熟悉熟悉此處環境,做到以後心中有數。
知生有元始天王的護駕,幾乎在人皇伏羲帶著人族頂級智者研究金雞之時,把整個輪迴地府整整逛了一大圈。
外面的九泉,奈何橋和忘川河,因為他還沒有走出法則小圓滿那一步,自身法則不足以抵住九泉,奈何橋,忘川河的法則侵襲,只能在元始天王的保護下,匆匆忙忙走過場一樣走過。
因為他不能親身感受法則之力,所以他也沒有像地皇神農一樣看到九泉,奈何橋和忘川河的真意。
在他眼裡,九泉,奈何橋和忘川河都是很可怕的地方。走過一遍後,他再也沒有回去過。
他感興趣的地方是新成型的陰曹地府,特別是像是十殿這種地方他特別愛去。
他從陰曹地府嚴謹的等級和管理之中看到了制度的存在。人族以整體形式存在時間太短,以前那種各自部落的管理方式還是繼續。這樣子下去,顯然是和現在的情況是不匹配的。人族對於制度建設還很薄弱,而生為人皇的伏羲現在顯然是沒有辦法抽出手去做這些的。
但是知生一直在人族中管理生產,和人族所有部落都打過交代。他早就想要制定一個可行性的制度,而陰曹地府這種制度就很有參考性。如果能從陰曹地府裡面吸取一些經驗,人族以後也能少走不少彎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