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何濤率軍進剿紅葉莊時,晁蓋便知時機已到,當即棄了紅葉莊,親率綠林盟總部向梁山進發,同時通令各處藏兵之地的頭領,立即率軍向梁山進兵,而晁蓋則以綠林盟總部五千人馬為誘餌,引得何濤大軍步步入伏。
吳用又將時間掐算得極是準確,按照各路藏兵地的遠近,遠處早行,近處晚行,只在這一天同時趕到梁山,讓官軍的探子無法探知。
而各處大軍到達梁山匯齊之後,卻都伏在暗處專等信炮,只待信炮沖天炸響,便一齊殺出,全殲官軍。
此時正南關前激戰正酣,殺聲震野,而正南關的城頭之上,卻有一方小桌,王倫與晁蓋二人相對而坐,舉杯笑談。
王倫望著關下戰場,心中卻是極不平靜,王倫兩世為人,在前一世之時,也曾從軍數載,激戰惡鬥也是經歷無數,但終究只是些潛伏、滲透、營救、暗殺之類的特戰任務,最多也只是數十人,上百人的小規模戰鬥。
便是這一世在江南諸葛府與方臘一戰,雙方交戰人數雖然也有過萬,但畢竟是在諸葛府中一家之地,地域狹窄,兇險程度雖是不小,但本質上卻仍然脫離不了江湖械鬥仇殺的範疇,又何曾見過在如此廣闊的戰場之上,數萬人殊死剿殺在一起的情景。
另外在昨日剛回梁山之時,雖然也看見了官軍攻城,但也只是遠遠望著,那種感覺便像是在電影院裡看一部古代戰爭片,有種不真實感。
而此刻關下戰場就近在眼前,喊殺聲、慘叫聲、哀嚎聲、冷兵器的撞擊聲,卻如驚雷般響徹在耳邊,關下的血腥氣也已經漫到了城上,氣味濃得甚至讓人聞不到酒香。
王倫身經百戰,對這些自然不會有什麼害怕的感覺,而且面上也不會表現出來,但卻仍是覺得很不舒服,甚至有些心蕩神搖。
同在城上觀戰的吳用和公孫勝雖然在面上也看不出什麼來,但吳用輕抖的指尖,公孫勝微皺的眉頭,仍是暴露出了他們內心的緊張,而蕭讓、金大堅、侯健等人更是早已面白如紙,手扶廊柱,不敢再向關下看上半眼。
但晁蓋面色卻一如往常,只是高談闊論,自顧與王倫閒話,對於關下殺聲震天的戰場如同視而不見一般。
王倫心中暗歎,這晁蓋果然非比常人,看來自己的心志還需繼續磨鍊。
過得多時,關下殺聲已經漸歇,晁蓋向下看了一眼,便道:“也差不多了,咱們下去看看吧。”
王倫答應一聲,落後半步,跟隨晁蓋走下關城,吳用、公孫勝等人也都跟著下來。
此時城外官軍四下被圍,逃生無望,而一眾各府廂軍本就無甚戰力,此時更不想戰,便紛紛棄械投降,朱武令旗一揮,已有梁山士兵引著投降的官軍到別處看管。
此時戰場之上的官軍大半投降,一部被殺,只剩中軍的五千陌刀手卻是不肯繳械,圍成數層圈子,全部官軍刀尖向外,背心向裡,仍是守護著中軍。
趙雲提馬持槊來到一眾陌刀軍近前,高聲喝道:“你們可認得我?”
一眾陌刀軍一見竟是趙雲到了,無不大驚,前幾日趙雲率領梁山侍衛團勇闖陌刀大陣,將陌刀軍殺得人仰馬翻,又闖了個對穿不說,更是在萬軍之中,一合之下就生擒了主將彭玘,陌刀軍中誰人不知。
此時趙雲在一眾陌刀軍將士的心中,便如天神一般,見到趙雲問話,便有軍士壯著膽子答道:“將軍神威,我們自是認得。”
趙雲便道:“既是認得我,如何還不早降,你們現在已被圍的如鐵桶一般,絕無他路,若是此時降了,我可保你們活命,若再遲疑,休怪我手下無情。”
一眾陌刀軍無不身軀一震,向後退了一步,各自面面相覷,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終有幾個副將挺身答道:“回將軍,非是我等不降,實是我家主將在被將軍所拿之前,給我們下的最後一道軍令便是守護中軍。
如今主將雖是不在,但軍令仍在,我等身為軍人,自是以執行軍令為天則,軍令一日不改,我等便守護中軍一日,至死方休。”
趙雲見這些陌刀軍的將士雖然戰敗,但在軍人氣節上卻是毫不虧輸,不由也讚歎道:“都是好漢子,當得起軍人二字,今日不論你們降與不降,我趙雲一定力保你們活命。”
趙雲話音未落,就聽一人郎聲說道:“好,便如趙雲兄弟所言,今日無論降與不降,皆饒你們不死。”
趙雲回頭一看,正是晁蓋、王倫率領一眾頭領們到了,晁蓋、王倫引一眾頭領來到陌刀軍陣之前,其中有一人提馬過來,卻正是陌刀軍主將彭玘,陌刀軍將士見是彭玘到了,無不大喜,紛紛過來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