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武俠修真 > 暮雲碧 > 第八回 野狐禪(4)

第八回 野狐禪(4) (第2/3頁)

推薦閱讀: 超腦太監

施鍾謨點頭道:“正是。仁宗時期,狄青丹心赤忱,勇而善謀,軍功可謂卓著,他雖處處謹小慎微,卻備受時人猜忌,後遭貶黜。狄青找到宰相文彥博,問起自己外放的原因,文彥博回答,‘無他,朝廷疑爾。’狄青最後抑鬱而終,死後贈中書令,賜諡‘武襄’,並陪葬皇陵,極盡哀榮。可見忠臣良將,一旦被皇帝賜疑,多是……難得善終。”

白衣雪心道:“宋金已有數十年未起戰事,如今朝廷位重當權者,均是主和一派,一心只想著苟安於江南,以致忠良黜遠,武備廢弛。”黯然道:“狄青也是竭忠盡節之臣,垂譽至今,稱頌不衰,可惜……都是身後的哀榮罷了。”

施鍾謨道:“自古君臣不可疑,君疑臣則臣被誅,臣疑君則臣多反。嶽相公帶兵打仗,屢建功勳,以致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語。他所憑的,無非是一股捨我其誰的忠勇之氣,但在官家看來,卻也不免有妄自尊大、功高震主之嫌,再說了,岳家軍,岳家軍,人馬再雄壯,終究姓岳而不姓趙,嘿嘿……”

白衣雪嘆道:“尾大不掉,自古所戒。”

施鍾謨看了他一眼,微微點了點頭。凌照虛說道:“著啊!嶽相公和狄青一樣,都是大忠臣,自是不會造反,官家倘若起了疑心,他惟有盡忠報國了。莫須有,莫須有,不見得沒有,嘿嘿,嘿嘿,當真讓人無話可說。”

施鍾謨道:“二帝自北狩以來,嶽相公嘗言要迎還二聖,你們想一想,二聖倘若真的歸來,一是官家之父,一是官家之兄,官家的位子還能坐得安如磐石麼?”白衣雪和凌照虛對視一眼,皆默然無語,均想:“是啊,二帝一旦南歸,趙構的這張龍椅,恐是難以坐穩了。”

施鍾謨道:“嶽相公公忠體國,對官家和朝廷忠心耿耿,一心為了江山社稷,卻落得如此下場。他臨死前的供狀之上只有八個絕筆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有此前車之鑑,滿朝的文武大臣們,自此大都對立儲之事噤若寒蟬,不敢再對官家有所提及。此外,依老夫看來,官家還有著隱秘心思,那就是這麼多年,他一直香嗣無繼,但內心深處,何嘗不想有個自己的親生骨血呢?”

凌照虛一拍大腿,說道:“我明白了,官家遲遲不立儲,其實還是想著,說不定後宮的哪一位貴妃或是昭儀,懷上了龍種,江山就能傳給自己的親生兒子了,螟蛉子終是不如親生的親。可憐嶽相公當年未曾想明白官家的心思,以致肇禍,被害了性命。”

施鍾謨面色凝重,緩緩說道:“我朝太祖曾於太廟寢殿的夾室之中密鐫一碑,勒石三戒,誓碑上說,其一,周世宗柴氏的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之罪,也只止於獄中賜盡,不得行戮於市曹,也不得連坐支屬;其二,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其三,不加農田之賦。遺訓中說,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此後凡有嗣君即位,無不入內跪讀此誓碑,也無不遵而勿失,因此兩百年來,我朝未嘗輕殺過一臣,此乃盛德之事也。唉,嶽相公批逆龍鱗,惹上殺身之禍,箇中緣由,恐非僅僅這一層的緣故,要想知道究竟,除非當面去問官家……”

凌照虛吐舌道:“那不是不要命了麼?”

施鍾謨道:“是啊,誰有膽子去問官家呢?老夫也不過是私底下妄加猜測罷了,倘叫官家知道了,老夫就是有多少個腦袋,也都被砍了。唉,嶽相公死了已有十八年了,眼下二位王爺春秋鼎盛,而後宮之中始終……未有動靜,竟無一人能順利承恩,懷上龍種。”

凌照虛道:“嗯,失嗣這麼多年,估摸著官家自己也已經心灰意冷啦。如此說來,在普安、恩平二位王爺之間選擇一人,勢在必然。”

白衣雪道:“施先生方才說,東宮之位尚未到水落石出的時候,依先生看,官家更鐘意於哪位皇養子?”

施鍾謨呵呵笑道:“這個老夫可說不好,官家的心思,誰能曉得?不過前些日子,官家做了兩件事,老夫倒覺得其中大有深意。”

白衣雪問道:“什麼事情?”

施鍾謨道:“今年的春上,官家將自己所臨的兩本《蘭亭序》,分別賜給普安、恩平二位王爺,命其各抄寫五百本以進。過了一些時日,普安郡王不僅完成了五百本《蘭亭序》的手抄,還另添寫了二百本,共計七百本進獻,而恩平郡王以事務繁忙為由,竟是一個字沒有寫。”

凌照虛笑道:“一個字沒寫?那可是官家佈置的功課,官家心裡定然老大不高興了。還有一件事呢,又是什麼?”

施鍾謨道:“也就是上個月,官家給二位王爺各賜了十名如花似玉的宮女,說是奉侍二王。過了三日,官家又著人將這些宮女召了回去,結果宮裡的女御醫一檢查,奉侍普安王的十名宮女,依然都是處子之身,而賜給恩平王的十名宮女皆非全璧,竟無一人倖免。”

凌照虛“咕嘟”一聲,嚥了一大口口水,笑罵道:“他臭妹子的,三天裡就稀里嘩啦地將十名宮女悉數破了身,這位恩平王爺倒是有個好身板。”

施鍾謨道:“後來官家見到普安郡王,就問起他這件事情,普安郡王回答道,這些宮女皆為父皇所賜,該當以庶母之禮儀待之。官家聽了很是高興。”

白衣雪點頭道:“看來這位普安郡王是一位恭儉忠孝、不邇聲色的賢王。”

施鍾謨道:“可不是麼?要不然當年嶽相公一心舉薦普安郡王,豈非走了眼?經此兩件事之後,宮中便有訊息走漏出來,說是官家有晉封普安郡王為親王之意。訊息若屬確鑿,那多年的皇儲之爭,可就算是水落石出啦。”

宋朝的爵制共分十二等,分別是王、嗣王、郡王、國公、郡公、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以及開國男。封為親王的,都是皇帝的兄弟或是皇子。趙瑗和趙璩分別在紹興十二年(1142年)和紹興十五年(1145年),被封為普安郡王和恩平郡王,屬於宗室近親繼承親王之位,特旨封為郡王。因而普安郡王一旦被晉封為建王,就意味著趙瑗的身份已不再是皇養子,而是皇子,趙構將其視作己出,其東宮之位自是彰明較著,呼之欲出了。

白衣雪道:“若真是普安郡王在儲位之爭中佔得了先機,原先那些攀附於恩平郡王的勢利小人,他們心底打的如意算盤,豈不有失算之虞?”

施鍾謨瞧了他一眼,笑道:“白世兄,你不在官場,自是不曉其間的玄妙。這官場好似賭場,賭注須提前下,賭對了,等著你的是日後的飛黃騰達,榮華富貴享用不盡,賭錯了,那你也只能願賭服輸,誰讓你當初沒有這個眼力,看走了眼呢?若是等到一切都水落石出了,牌底都明瞭,你再出手,為時已晚,你還指望能贏得什麼嗎?無非是空手而歸。”

白衣雪聽了,默無一語。

施鍾謨夾起一口菜,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沉吟道:“不過,方才聽凌掌門所言,恩平王府招請了大批的奇人異士,老夫隱隱感到一絲擔憂。”

凌照虛道:“施先生,你擔憂的是什麼,說來聽聽,大夥兒也好一起合計合計。”

施鍾謨放下筷子,說道:“恩平郡王年僅五歲之時,便由吳皇后養在深宮,對他十分嬌慣。而普安郡王自幼由婕妤張氏撫養,後來張氏病逝,普安郡王方由吳皇后帶在身邊,一同撫育。二人養在深宮,已有二十餘年,但太子的名分一直未定。論起感情,恩平郡王與吳皇后更非一般,而韋太后對恩平郡王也是寵溺異常,平日裡對他是百依百順。咱們這位恩平王爺恃寵生驕,資質雖是平平,為人卻傲慢不遜,自視甚高,他對東宮之位覬覦既久,如今官家要晉封普安郡王為親王,他豈肯束手待斃?”

最新小說: 無上聖主之都市重生 截教弟子諸天行 太白劍俠傳 秦時明月之大人才系統 劍道神尊 重生之末世求武 修真除妖錄 人在仙秦,開局征服風雲世界 封神:紂王,求求你當個昏君吧! 御刃之鋒 因為怕被打所以全加敏捷 凡人修仙傳之一定要苟 仙衍錄 穿越順便修個仙 無上道火 不朽劍帝:劍閣觀劍一百年 劍歌行 武唐俠義風雲錄 紅樓之榮華春景 不造反就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