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層闕。
轉眼兩日的時間過去了,便是四月初八,佛門的浴佛節。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在北印度之時,其時天有九龍吐出香水為太子洗浴,故而後世佛門弟子、僧眾便在佛祖的誕辰之日——四月初八,舉行活動,以香水沐浴佛身,有禮佛敬佛之意,同時也祈求佛祖護佑眾生。
去年的浴佛節是在洛陽的白馬寺舉行的,而今年則是落到了長安雁塔寺。
雁塔寺位於長安城的南郊,還是比較偏僻的所在,它在唐國興建並沒有多長時間,不過它的名氣卻並不小。原因無他,只因為昔年那位遠赴天竺求取真經的法師,便是將取回的三藏真經留在了雁塔寺中,並且後來的那位法師也是一直在雁塔寺中坐化圓寂,這也就是雁塔寺出名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那位取回三藏真經的法師銅像還靜靜矗立在雁塔寺外,不過其本人卻是已經坐化多年了。
清晨,那輛青色的馬車,緩緩地從千層闕離開,一直向南,向著雁塔寺的方向行去,馬車內坐著的自然是青華和鳳幽白芷三人,坐在車頭趕車的自然也就是那位唐國少將軍了。
“公子,您為什麼不同那位國師大人一起去呢?”
車內,一直沉默不語的白芷問道,一旁的鳳幽也聽到了這話,抬頭看向青華,同樣想知道答案。
青華說道:“凡間道佛相爭,自有其定數。我們身為外人,能夠不參與就儘量不要摻和進去。”
白芷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句,再沒有多問,鳳幽也沒有說話。
似乎是看出兩人並未明白,青華補充道:“我們求得的是大道天音,自是應該少參與凡人的爭端,以免墜了凡塵,難以自拔。這天下滾滾紅塵,終究是過眼雲煙,看著便好,切莫動了凡心。”
白芷和鳳幽兩人臉上同時多了一分嚴肅,對著青華說道:“是,公子。”
兩人再未說話,也許是方才的話太多嚴肅吧,導致兩人此刻都在心中默默地思考。而青華也沒有再說話,閉合眼睛假寐。
長安南郊。
馬車順著長安南街一直往南,一直緩慢地行進了兩個時辰,才終於達到目的地,呈現在眼前的,早已經沒有了林立的商鋪,反而只剩下了不遠處半山腰上的一座青石廣場,廣場的上空還有著嫋嫋的輕煙正在緩緩上升,頗具幾分靈氣。
青石廣場足有三十多丈見方,全部用三尺大的青石鋪就,十分的平整,打掃地也極為乾淨,廣場的最中央,是一座四足的方鼎,裡面燃燒著數根粗的長香,那嫋嫋的輕煙正是從那方鼎中散發出來的,直上雲霄。
而在大廳的後方不遠處,則是矗立著一座青銅巨像,足足有三丈多高,比起正常的人要高出太多。只見那座青銅巨像一手豎立拇指掛著一串念珠,一手持著降魔禪杖,目光注視著前方,腳下的步伐正在向著遠方行走,雖然緩慢,卻異常堅定。
這青銅巨像不是別人,正是那位去天竺取回三藏真經的那位法師,而這位法師的法號也正是三藏。
而在三藏法師的身後,則是青石臺階,一階階向著山上延伸,臺階的拐角處,還不是能夠看到一些涼亭,應該是供行腳的人中途休息之用。
青華等人站在山腳,向著山上望去,青石臺階一階階,一直到山頂,才出現了一座宏偉的大殿,以及圍繞著那座大殿興建的諸多的房屋建築,想來那兒應該才算是雁塔寺。
此刻,不論是山腳下,還是半山腰上的青石廣場,亦或是通往山頂的青石臺階上,都可以望見不少的僧侶以及大量的信徒行人,應該都是奔著浴佛節而來的。
青華對著身邊的秦懷玉說道:“懷玉,你找個地方把馬車安置好,我們一起去山上看看。”
佛門如此的盛世,是很難得的事情,而他們難得出來一趟,自然是應該好好看看,他自然也能夠看出秦懷玉眼中的渴望,自然也就不會將其一個人留在山腳下而自己一行人獨自上去。
秦懷玉微微一禮,道:“是”,便是牽著馬兒往一邊走去,片刻之後便是返了回來。
於是一行四人,便是一步步山腳向上爬去,期間雖然能夠聽到青華的一聲聲咳嗽的聲音,不過他的腳步卻是並沒有多少停留,臉色雖然依然蒼白,卻是並沒有表現出氣喘的樣子。
半個時辰後,四人便是到達了半山腰上的青石廣場上,和他們一起上來的信徒行人都去拿了三柱清香插入了廣場中央的方鼎中了,不過四人卻是沒有一人去做那樣的事情。
雖然他們是來看看這樣的節日,不過終究只是前來湊湊熱鬧而已,自然不會參拜祭祀佛門體系裡的仙神,上柱香這樣的事情自然也不會參與。
青華三人不會如此,秦懷玉也不會。若是以前他或許會點三柱香算是入鄉隨俗,不過既然他現在進入了千層闕,自然需要按照千層闕的意思來做事,這一點他心中早已經有了答案。
青華上了廣場之後,並沒有多少停留,而是直接站在了那座巨大的青銅巨像的對面,抬起眼睛看著眼前這位三藏法師。
抬頭望著這位三藏法師,他的臉上雖然佈滿了風霜,卻也同樣的寫滿了堅定,那是一種不見真經不回頭的一往無前,青華可以想象當年這位法師心中普土眾生的宏圖大願。
不過,不管曾經他心中願望多麼的美好,如今他都已經作了古,而眾生也換了一批又一批,雖然已經不是原來的眾生,不過卻依然存在,依然在塵世中,苦苦掙扎也罷,燈紅酒綠也罷,終究是和這位法師沒有了什麼關係。
一人一像站在那裡,頗有種彼此對視的感覺,路過的信徒行人雖然感覺奇怪,不過卻也沒有人主動上來說什麼,這樣的事情時常發生,那些文人墨客也曾經來過這裡對著巨像發呆,所以眾人似乎也是見怪不怪了。
眾人對著那座巨像點了點頭,便是透過巨像身後的臺階,向著山頂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