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你說使用者數量……我給你說個資料,現在全球3G使用者已經超過四千萬,且正在以每個月三百萬的速度遞增。其中使用過網路資料,也就是透過移動裝置訪問網際網路的使用者,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比例。”
“也就是說,目前全球的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已經有一千萬人——相當於95年全球的網際網路人口。然後我就問你一個問題,假如讓你重新回到95年,你會選擇進入網際網路行業嗎?”
“……”
面對蘇遠山的問題,丁壘瞠目結舌。
這還需要廢話麼?
“之所以你現在忽視移動網際網路,本質上還是因為你已經進入了一個舒適區。”蘇遠山說著便是一笑:“你自己說是不是。”
“舒適區……”丁壘默唸著這個聽起來不常見但極為順耳的詞,思索幾秒後,他對蘇遠山道:“能理解,但總結起來不輕鬆。”
“這樣說吧,就是在目前的PC網際網路領域,或者說入口網站裡頭,你們是當仁不讓的老大,可以為所欲為的那種——大船爛了都有三千釘,這就是舒適區。”
丁壘點點頭:“額……如果除去目前大環境下的因素,確實,我得承認,newbook不太畏懼同類網站的挑戰。畢竟我們除了有影響力之外,也一直沒有放棄過創新和突破。”
“你看,人很容易呆在舒適區不出來,或者說,出不來——以至於,你很難相信今後移動網際網路會後來居上,或者你相信當移動網際網路到來的那一天,你依舊可以憑藉已有的成就和經驗輕而易舉地在新的領域為所欲為。但是……丁師兄,早在八年前,國內第一條海底光纜連通、可以透過霓國轉道接入網際網路時……遠芯就召開了關於網際網路思維的會議,在這種基調下,才誕生了你們網際網路中心,繼而誕生了newbook,EM。”
“也正是那個時候,星海和遠芯都同時啟動了對網際網路行業的天使投資——不然你以為為什麼我們能夠在泡沫最大的時候賺到成千上萬倍的收益?當然是因為我們趕得早。而同理,為什麼我們能夠在網際網路泡沫之前撤退?因為我們本身的收益就高得離譜和嚇人,我們是投資基金,不是對沖基金,沒有必要在風口浪尖上玩心跳,把每一分鐘都算進收益裡。”
“而做到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有網際網路思維。”
蘇遠山望著丁壘:“丁師兄,移動網際網路就要來了,或者說已經來了,但你有移動網際網路的思維沒?”
丁壘:“……”
“還告訴你個訊息,聯發科已經完成了基於YX架構的低功耗整合基帶3G處理器的設計,我們保留下來的YX架構授權設計團隊也立項了低端整合晶片,再加上液晶螢幕的產能和技術成熟,最多兩三年,智慧型手機就會開始滾雪球——誰敢不跟上,誰就要滅亡。”
丁壘:“……”
“最後,LTD……或者說4G網路的關鍵技術,我們已經四取其二,也就三五年,我們就能推出商用化的4G方案和裝置。而且你別忘了,有線網路終端+無線路由閘道器,也是可以支援手機上網的——目前最便宜的無線路由器已經三百塊就能買到了。”
“所以,你還沒聽到腳步聲麼?”
……
……
文曉倩把丁壘直接送到走廊門口,這才穿過外面的秘書室,重新回到蘇遠山的辦公室。
剛才,她一直都坐在旁邊聽著兩人的交流——準確地說,是蘇遠山單方面的指導,或者說教導丁壘。
這,她實在是不得不服氣。
蘇遠山見文曉倩眼神有異,微微揚了一下下巴:“怎麼?”
“沒什麼,我就感覺……丁總態度挺好的。”文曉倩憋了兩秒後用了個不得罪人的說法。
蘇遠山頓時樂了:“你怕是想說我就跟帶學生一樣,是吧?”
“額……有點那個意思。”
“不帶不行。”蘇遠山搖了搖頭,重新回到辦公桌後,他躺在椅子上,長長地嘆了口氣:“他是網際網路企業的扛把子,如果不把他說通,讓他真正意識到移動網際網路的重要性,那我們的YOS生態會少很多內容,而且newbook也會喪失掉進入移動網際網路的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