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中沉默了好幾秒。
然後……陳靜把皮球踢回給了蘇遠山。。。
“那你是想去呢,還是不想去呢?”
蘇遠山:“……”
坦白說,這一圈交流下來,他無論是名義上的,還是實際上幹,確實都是注重學術交流——奈何霓棒兩國的學生太過於關注經濟和社會問題,所以他才會回答那麼與學術無關的問題。
原因嘛……當然是無論是他自己也好,還是上面也好,都希望借他這個物理諾獎學者擴大國內在學術界的影響,加深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且不僅僅侷限在石墨烯這個一領域。
基於此,他才對所有稍稍有點“名氣”的大學的邀請都來者不拒,而且統一把時間安排到了最近半年。
但島上的邀請,卻是在昨天才收到的。
“如果從內心而言,我還是比較想去的。”蘇遠山呵呵笑道:“但又有些擔憂。”
“擔憂什麼?”
蘇遠山開著玩笑:“我怕那邊扣下來不讓走了。”
“……你這話說的,好像島上都是食人生番一樣。”
“好吧,我不擔心這個——當局就算有那個想法,也不敢做這事兒。”
陳靜輕輕哼了一聲:“你知道就好。”
——島上最要的就是面子,在現在形式越來越糟糕的時候,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對一個世界知名的企業家兼諾獎獲得者做什麼手腳的。
頓了頓,陳靜又問道:“比起這個,我更關注的是,上面的意見如何?”
她知道蘇遠山的身份如今非同一般,已經不是那個十二年前可以直接買張機票就直接從hk轉道到島上的少年了。
而想到此,她又沉默了起來。
好在蘇遠並沒有給她回憶的機會,馬上便回到:“領導的原話是:你想去哪就去哪,還怕誰把你綁架了不成?”
“好吧……那我也希望你過去一下,但稍稍收斂一點。”陳靜補充道:“就是,十二年前,你在tb街頭給我說的那些話,不要說了。”
“我說了什麼話?”
“……自己想。”
……
掛了電話,蘇遠山看著手機很是沉默了幾秒,最終嘴角升起一抹笑意。
——他當然記得,當初陳道華的梅捷在諸多同行後輩的挑戰下舉步維艱不說,身體也恰好出了狀況,然後返鄉過年的陳靜便告訴蘇遠山她要晚一點才回來。
於是蘇遠山二話不說,買了張機票便從hk直接殺到了桃園機場。然後幾天之內就幫陳道華解決了問題,還替梅捷規劃了一條走高階diy的路線。
從此,梅捷便宛如脫胎換骨一般踏上快車道。
而在當時,陳靜載著蘇遠山穿過tb的街頭時,看著繁華的tb,蘇遠山卻下了斷言,說不出二十年,甚至頂多十年……這裡就要被內地的城市超過,這裡就要逐漸的沒落。
如今十年剛過,別說內地的北上廣深成這幾個因為產業和金融而興起的大城市,就是緊隨其後的那些二線省會城市,也逐漸在城建規模上追趕上了。
陳靜知道,自己向來喜歡“說實話”。
而島上的人們……現在已經越來越玻璃心了,他們聽不得實話。
但,這又與蘇遠山有何相干?
……
在霓國接下來的行程中,蘇遠山又拜訪了富士通,東芝,尼康,ntt等有著諸多合作與交流企業,當然,這次是純粹的禮節性拜訪,不涉及任何的承諾——最多探探口風——看一看這些企業對自貿區的展望。
結果當然是令人欣慰的,最起碼這些與遠芯有過合作的企業對自貿區是持樂觀態度——而只要有企業願意跟進,那就應了那句話,一切靠慣性便可以了。
接著,蘇遠山直飛坡城。在這裡,他碰巧遇到了前來探親的楊怡雯,於是在結束對南洋理工和政府的拜訪後多停留了幾日。
當然,蘇遠山也沒有忘記唐文傑的進度——作為一個專門的工藝和架構研發中心,唐文傑這邊其實每年有接近一半的時候都呆在滬市這邊的晶圓廠裡,全然不是那種坐在辦公室擺弄電腦就能完成任務的輕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