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九日,天駒汽車研究所率先實現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新聞出現在了新聞聯播中。而一小時後,一篇“遠芯·天駒汽車研究所引領AI駕駛新時代”的詳細圖文報道也同步出現在了各大網際網路的新聞板塊的頭版和科技板塊的頭條。
只用了一晚,該訊息便在網際網路上迅速蔓延,繼而傳遍了整個網際網路世界。
而該新聞對遠芯最直觀的影響是,無數預定了莫桑那SUV的客戶紛紛打來電話,詢問無人駕駛技術會在何時運用,他們預定的Mosana04款能否升級自動駕駛……
……
送走兩個前來彙報工作的研發團隊後,蘇遠山重新回到辦公桌後。
他切換出最新版的Hive軟體——NEWBEE實驗室那邊因為經常要與國外科研基地同步程式碼和專案,市面上又找不到好的遠端協同軟體,因此一怒之下就自己立了個項,開發了一款專門用於線上專案辦公和程式碼管理的內部軟體,並命名為Hive。
——Hive,蜂巢,表示NEWbee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們就如同蜜蜂一樣勤勞。
蜂巢管理軟體在經過多次迭代後,被李逸男成功地“安利”給了整個集團,然後又以商業軟體的形式推出了市場,然後根據最新的市場反饋,Hive的市場反響還挺好,大家都很認可……
蘇遠山用習慣了之後也認為Hive的各項設定很貼心,它除了可以管理多個專案之外,還可以成立多個專案叢集,還加入了與GitHub的介面,使得可以很方便地檢視專案組的程式碼情況。
當然,這些功能蘇遠山已經用不上了,他用得最多的還是管理群組和審閱制度——遠芯推行無紙化辦公已經超過十年,除非有著絕對必要的簽字和存檔,否則一般都是以電子文件和加密簽名來進行資訊和決策的傳遞以及交流。。
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除了環保和節約之外,還對所有人的許可權以及操作記錄一目瞭然。並且,它已經起到了應有的“作用”——譬如, 蘇遠山就知道有哪些人曾經逾越過許可權。
開啟資訊欄,蘇遠山繼續閱讀每日簡報——從一開始的文曉倩整理列印成檔案, 再到整理成文件透過檔案傳輸系統傳送, 再到現在可以直接呈現在Hive的資訊欄, 十足地體現了科技使人“輕鬆”的進步。
一條新的訊息跳了出來,是一個連結, 然後蘇遠山尚未開啟,辦公室房門便被文曉倩推開了。
“山總,新連結是優car論壇的討論, 天駒有不少工程師都在那邊有潛水,還算是一個質量比較高的論壇……”
“哦,我知道了。”蘇遠山點了點頭。除非有特別說明,他的辦公室電腦一般是不會開啟他不熟悉的外部連結的:“這個論壇在討論自動駕駛嗎?”
“非但在討論, 而且還刷屏了。”
“哦?”蘇遠山笑了起來:“那我等會看一眼。”
頓了頓,蘇遠山有些好奇地問道:“不過這個優car是個汽車論壇吧?按理說搞自動駕駛應該混AI論壇才對嘛。”
按照經驗,這種汽車論壇一般都是車主居多, 就算現在是論壇出精英的時代, 在一個車主扎堆的地方,恐怕也只能聽聽吐槽和需求……
不過……一幫汽車工程師潛水進使用者論壇,倒也可以理解。
文曉倩聳了聳肩:“誰知道呢。”然後她又看了一下手錶:“剛才王傳富王總打來電話, 說他已經下飛機了, 半個小時後到。”
“好的。”
文曉倩關上門, 蘇遠山點開連結。
果然,放眼望去,全是在討論遠芯放出的自動駕駛技術的。
——在昨天的新聞聯播之後, 天駒那邊也順便悄無聲息在ivideo上釋出了一條三分鐘的短影片。該影片由車內攝像機拍攝,幾乎是以第一人稱的廣角視覺完美地展現了搭載AI的自動駕駛全過程。
全程,駕駛位上都沒有人, 但方向盤卻能自動調整方向——雖然看不到剎車,但從影片中卻能只管地看到, 這輛無人駕駛汽車在遇到模擬的紅綠燈以及前方固定障礙的時候所採取的制動和提前轉彎。
再加上CCTV中的緊急制動畫面,這意味著,遠芯的AI駕駛系統已經看起來勝任了“所有”理想道路上的危險情況。
——最起碼,表面上看起來是如此。
蘇遠山掃了一眼標題, 隨便點開了回覆最多的帖子, 發現除了驚歎之外, 更多的聲音是表示這個短時間內怕是沒辦法上路。
有個網友的觀點尤其尖銳。
“我打賭, 遠芯這次只是用來披露進度的,真要落地上路還早得很。因為諾大一個場地,遠芯都不敢加入其他運動的車輛。”
“而上路之後,除了要對其他車輛的速度進行評估之外,還要進行行為預測——這可不是實驗中丟個假人出來那麼簡單,老司機都懂,誰也不知道路上有多少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