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哥,給你說個我的事。”
蘇遠山並沒有著急著等陳道華的回應,而是先閒聊了起來。
“嗯,你說。”陳道華雖然有點摸不著頭腦,但他見蘇遠山不著急,自己也不著急,給蘇遠山換了一杯茶後好整以暇地笑看著對方。
“在遠芯的諸多決策中,總有即便匯聚靜姐,段總,席總,以及遠芯其餘高層也無法第一時間下決心的策略。因為這些策略,往往不是孤立的、僅服務於某個領域的方案和政策。它往往還會牽扯到龐大的社會、企業關係網路,以及伴隨著諸多無法預測的風險。”
陳道華聽著蘇遠山為這個“決策”加了這麼多字首,心中就有點一驚——這得是多大的投資?居然牽扯這麼廣。
“一般來說,面臨這種局面,我們都會採用投票制度,然後充分聽取和考慮大家的意見,統一思想的同時,也儘可能地把每個決策者的擔憂都考慮進來,並最終以確保執行政策之後萬無一失。”
“嗯……”陳道華微微點頭。
他吃不準蘇遠山告訴自己這些是什麼意思,但遠芯的決策方式他很早就有所為耳聞。
只不過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學習——因為學也學不過來啊!
梅捷這點體量,在遠芯面前實在是差得有點太遠了,還不至於要搞遠芯那樣的集體領導制度。
——遠芯的幾大領袖,除了席小丁本人是純技術領域,因此沒有業務“辦公室”之外,陳靜,段勇平,蘇遠山,他們三人都有各自龐大的“辦公室”來為其服務。說遠芯是集體領導,那還真的一點也沒錯。
“但是,就這樣,我們依舊有討論得很激烈,甚至大家各執己見的時候。”蘇遠山笑了笑,輕聲道:“民主確實是個好東西,但有時候,如果全靠民主來做決策,這扯起皮來未免就有點拖後腿了——特別對於企業,科技企業來說更是如此。”
陳道華:“……”
“所以,當遇到無法做決斷的時候,我們就會抬出一根尺子來。”
陳道華微微一怔:“尺子?”
“對,尺子。”
“當情況過於複雜而無法做出決策時候,那麼我們就放棄所有的情況,只看一點。”
“該決策,是否有利於科學的發展,技術的進步。”
蘇遠山含笑望著陳道華:“陳大哥,推動技術的進步,就是我們這種人的命啊……”
*
*
當天晚上,蘇遠山陪著特區一干人稍稍娛樂了一下,回到酒店後已經凌晨。
但還沒等他換好衣服洗澡,電話鈴聲便響起了。
陳靜在電話中很是有些驚訝:“你是怎麼把我哥忽悠住的?”
“嘿!靜姐啊,瞧您這話說得!”蘇遠山心情大好,一屁股坐在沙發靠背上,嘿嘿笑著:“我倆就不能有一點工程師的默契?”
陳靜:“……”
“好吧,不開玩笑。陳大哥願意幫咱們,咱們也不能讓他虧了,我在十分鐘之前才想到個idea,你參詳一下。”
“……你說。”
“讓梅捷也可以推出基於PCIE的固態硬碟,技術方面,可以由遠眾微電子那邊授權,大不了就當貼牌好了……你看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