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柱的電話並沒有影響到蘇遠山與D先生接下來的交流和對話。
他著重為D先生和陳先生描述了今後網際網路發展的未來——HK背靠大陸,面向亞洲,擁有著無法替代的政治和地理優勢。再加上本身就是金融之都,更是能夠為HK的科技領域提供有力的支援。因此,HK的未來極為光明。
但光明歸光明,要讓HK成為科技之都,就必定要為科技企業的企業主和創業型企業提供舒適的環境,這些環境除了工作環境之外,更需要是生活與居住環境。
不然,HK別說和矽谷比,就算是省城,也比不過。
“解決住房和生活、生存問題,是我們這屆政府在民生方面的重點。”D先生哪裡聽不出蘇遠山話裡的意思:“所以,金融風暴一結束,我們就會堅定不移地推動八萬五計劃。”
“D先生,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想港府也對HK的房價趨勢做過預測——如果減持推行八萬五計劃,那麼HK房價走低將會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過程。而房產持續貶值,就意味著中產的財富在不斷縮水……”
“財富縮水,但債務卻沒有減少,一旦失業,中產就是……”
蘇遠山沒有明說,而是頓了頓繼續道:“從去年到今年,在金融風暴之下,破產跳樓的比比皆是。但廣大中產依舊還是能夠咬牙挺住,他們就是相信只要扛過了金融風暴,那麼一切都會好起來——如果好不起來……怎麼辦?”
如果在國內,自然好辦——可以透過設立指導價進行調控,強行穩定房價,然後利用社會財富的增長把房價泡沫給稀釋掉。
但在HK……這顯然是不行的。
D先生早已經眉頭深深皺起,一旁的陳先生也微微嘆息。
這些,他們這些作高層的自然是明白的。
許久後,D先生嘆道:“現在看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讓HK儘快從金融危機中恢復,才是最重要的事。只要HK經濟恢復了,那麼一切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蘇遠山微微點頭。
確實,雖然HK不能透過行政手段對房價進行干預,但自由市場本身就能完成合理的價格定位。只要HK能夠完成高速發展,那麼就算房價依舊往下掉,中產也會因為本身收入的增長而獲得更多的抵抗風險的能力。
“而如果經濟恢復不了……或者說,經濟增速不夠明顯的話……”蘇遠山望向D先生,很認真道:“那恐怕港府就只有做一下決斷了。”
D先生陷入長長的沉默,陳先生則忍了幾下後問道:“什麼決斷?”
“救樓市,還是救未來。”
*
*
“老史,別慌。”
回到車內,蘇遠山先給史大柱吃了一顆定心丸:“你要稍稍關注一下國際貿易方面的新聞,就知道……你們是今年的第二十四,二十五起反傾銷調查了。”
電話中,史大柱的聲音明顯聽起來很著急:“山總,我可不是慌自己,而是慌行業——這次反傾銷調查怕是會擴大到整個電子產品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