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中心的五樓晚上便是商務中心,葉如黛,丁壘,pony,張曉龍,李巖宏,韓遂等人圍坐在茶餐廳的一角,隨意地聊著天。
丁壘作為蘇遠山和葉子的同校師兄,自然少不了關心一下家常:“葉子,小豆學會說話沒?”
“昨天才開口叫媽媽。”葉如黛抿嘴一笑,把頭髮撩了一下——她自從回矽谷就把頭髮剪短了,看起來乾淨利索,完成了從寶媽到ceo的外形轉變。
“那還可以——小山那個工作狂,確實不應該先叫他。”丁壘笑著嘆了口氣:“連和我們聊一會的時間都沒……那時間不是擠出來的嗎?”
“丁總,你怎麼就確定山總今天到場不是擠出來的時間呢?”李巖宏樂呵呵地道。
“呃……這樣看來那確實。”
——蘇遠山只是過來參加了一下開場便急衝衝地回了科技園,這讓不少人頗有些失望。但遠芯的戰略投資總裁霍建寧留了下來,也算是表明了態度態度。
如今霍建寧正在不遠處與幾個打算進入行動網路服務的新興企業負責人交流,看模樣,似乎能夠敲下投資。
“不管他,我們聊我們的。”葉如黛揮了揮手,把視線從霍建寧那邊移回來,笑著道:“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往移動網際網路方面著重發展一下?”
在場的眾人,可以說代表了國內迄今為止最為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而且各自的領域,也幾乎都與遠芯有關係——特別是張曉龍,網際網路中心即便獨立出去,他也是遠芯的執行董事,戰略高層之一。
因此,葉如黛才開口,大家便明白了她的意圖——遠芯對移動網際網路的部署和發力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
“這是……山總的意思嗎?”韓遂馬上先一步問道。
“他沒說,是我的建議。”葉如黛笑著望向張曉龍:“曉龍師兄,你應該比我都更清楚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的前景,和遠芯的決心。”
眾人望向張曉龍,後者輕輕咳了一聲,笑了笑後微微點頭:“確實,移動網際網路是遠芯的整體戰略方向,這點從段總直接負責就可以看出來了。”
李巖宏好奇地問道:“那山總負責的是啥?”
“山總負責的是半導體業務。”張曉龍簡單地答了一句,顯然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多談,接著道:“但移動網際網路的爆發有兩個大前提,第一個是通訊技術,一個是基礎設施。”
&na,有wcdma,有cdma2000這三大標準,可以比擬adsl的上網速度。但由於牽扯到不少利益方的關係,整體上推進得並不快,因此就有了遠芯在上個月的全面推進計劃——目的就是為了讓運營商加速佈局3g網路,實現整個行動網路部署的大提速。”
“但後者,除了基站部署之外,還受到光纖工程、整個網際網路骨幹網路頻寬的影響……好在我們國家自從將資訊化納入戰略發展方向後,現在的骨幹網鋪設速度非常快,同時海底光纖也在緊鑼密鼓的架設中——我先不說青島和滬市,光說hk,就有五條亞歐、亞美光纖正在部署。這些錢,都是hk政府從咬牙擠出來的。”
“所以,根據我們的估計,少則三年,多則五年,移動網際網路就會出現一個大的爆發期——而到那時……”張曉龍說著頓了頓,很是自負地一笑。
“我們的4g技術也完成了——根據演進計劃,4g的理論網速至少都會達到100mbps!丁總,我記得這個速度還是當初遠芯尚在江都大廈的時候就提出來的吧?”
丁壘微微一怔,沉默了片刻後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他怎麼可能會不知道……
92年他尚在大三,就拉著一干人到遠芯實習,然後被分了搞了當時的通訊技術團隊,在那裡,他除了學習提升、寫程式碼之外,就是跟著一群人暢想未來。
他記得很清楚,田總不止一次地給眾人打氣鼓勁,說無線通訊技術是未來,是可以幹掉傻大笨粗的modem的存在,是可以抵達每秒傳遞一張軟盤、乃至一張光碟的黑科技。
而隨後,他因為對網際網路的無線熱愛,搞出了郵件客戶端,繼而被蘇遠山委以重任,一手組建了網際網路中心……
現在八年過去,他已經成為了曾經“打敗過微軟”的男人,也被譽為國人的驕傲……但當回首過去時,他才意識到,遠芯當初吹過的牛逼,正在一點一點地變成現實。
而自己的newbook,雖然目前依舊是市值第一的網際網路公司。但比起巔峰時期的上千億美元的市值,如今已經縮水到了不到四百億。
是,這依舊是個讓普通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但當聽到張曉龍說道“我們”時,他的心底依舊還是有點不是滋味。
——遠芯已經把newbook的股份減持到了不足百分之五,完成了大量的套現。
站在企業家,站在資本的立場,丁壘很認同蘇遠山的抉擇。甚至把他放到蘇遠山的位置上,如果他能對網際網路泡沫得出同樣的判斷,那他也同樣會選擇套現立場。
但如果站在“出身遠芯”這一立場,丁壘的內心,還是耿耿於懷,甚至是一直耿耿於懷的。
……
張曉龍並沒有注意到丁壘的表情變化,他繼續道:“所以,如果能夠提前進入移動網際網路的應用領域,哪怕不為了後面圈地,也能多一個故事可以講嘛!”
葉如黛便含笑點頭:“沒錯,而且大家別忘了,手機,是最可以的完成付費扣費的平臺!如果我們能夠想到辦法,打通與運營商的付費通道,那麼我們就可以很輕易地從手機使用者手裡掏出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