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蘇遠山拿到了陳靜整理的檔案。在隨後的企業高層會議上,他並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只是和與會的其餘人一樣,只表示了遠芯必須堅持不懈地推進東南亞戰略的態度。
而企業高層不比科研那邊的,基本上個個都是人精,在看過陳靜整理的會談檔案後便迅速達成了與蘇遠山之前的猜測,即:新加坡的老李,看穿了遠芯的佈局,並有了危機感。
“陳總,山總,你們的考慮是什麼?”段永平在簡短的總結後望向陳靜和蘇遠山兩人。
因為遠芯企業部門是雙頭領導機制,因此偏向決策和人事方面的會議一般由陳靜主持,而偏業務的會則由段永平主持。只不過陳靜由於昨天才回來,今天就由段永平直接代勞了。
“我們不能小看新加坡在新馬泰乃至東盟的影響力,但我們也不能放棄在新馬泰的擴張努力。所以……我建議,還是先讓山總去看一看虛實。”陳靜望著蘇遠山,她雖然已經知道了蘇遠山的決定,但該有的流程和態度還是要有。
蘇遠山點頭:“嗯,我也打算去看看。”
段永平沉吟了幾秒,想了想道:“那山總,我問一下未雨綢繆的事哈……如果,新加坡表現出強烈的、希望我們在新加坡也建立軟體園的意願,那我們怎麼辦?”
他的話音落下,所有人也都同時望向了蘇遠山。
毫無疑問,這才是關鍵的。
如果拒絕,就意味著……可能少了一個新加坡這樣未來的“夥伴”,但如果答應……這遠芯才在HK談下了數碼港,又立馬去新加坡搞一個……怎麼說,都有點在玩弄HK的意思。
“那就要看他們能夠給出多少條件了。”蘇遠山微微一笑:“我們的目的,一直沒有作掩飾,就是為了讓HK成為未來大陸之外的、面向亞洲的矽谷、數碼中心。新加坡如果希望和HK共享東南亞的人才和資本優勢,那就必須給出足以讓我們心動的、以及媲美HK的條件來。”
“那意思是……如果條件合適,我們還是要對新加坡進行投資麼?”段永平再次問道。
“是的。”蘇遠山點頭。
“那……”段永平眉頭深深地皺起來,一臉的疑惑。
“老段,我知道你擔心什麼。”蘇遠山望向所有人,又望向陳靜,慢慢笑道:“我們未必就要把數碼港那一套複製到新加坡去啊……我們在那邊成立一個半導體研發中心不行嗎?”
聞聽此言,段永平一怔之後,瞬間點頭!
“對對對!新馬泰那邊,我們早就該建個半導體研發中心了。”
——如果說,新馬泰這些地方,唯一能夠讓蘇遠山看得上眼的,恐怕就是此前沉澱了十幾年的半導體人才了。
東南亞只能有HK這一個經濟和人才中心是不假。
但半導體例外。
HK,就沒有搞半導體的魂。
……
……
確定了政策後,遠芯便迅速與淡馬錫進行聯絡,提出正式訪問的請求。
淡馬錫的回函很快,雙方定於在十一月二日進行正式會面。
——這個時間,也正式驗證了蘇遠山的猜測,因為根據新聞中李老爺子的行程安排,他此時正在訪問東盟各國,積極推動危機後的重建工作,直到十一月份才正式有空。
在等待中,蘇遠山也和陳靜做了各種預案,確保在面見李老爺子的時候能夠不落下風。
無他,這位老爺子……真的很牛逼。
十月三十日,蘇遠山抵達HK。第二天,他將由HK轉機直飛新加坡。
而去之前,他得去見一見HK的D先生。
……
HK政府辦公室。
因為領導的緣故,蘇遠山和D先生的關係……他們兩個雖然不是很熟,但相比商人與政府領導的關係顯然要更近一層。
因此,蘇遠山並沒有向D先生隱瞞自己去新加坡的事。
在所謂的四小龍中,HK和新加坡極為相似——二者的地方都小,都只是一個城市。然後二者的人口也少,都是五六百萬。同時二者的經濟總量也很極為接近……
甚至二者的定位都極為雷同,都是定位金融和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