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樣去HK大展拳腳,就不怕你後院起火?”
辦公室內,領導很隨意地斜靠在沙發上,笑吟吟地望著蘇遠山。領導坐得隨意,兩人也聊得隨意。
他倆的忘年交在高層算是典範了——領導甚至還吐槽過蘇遠山一盒月餅都沒給自己帶過,反而是自己每次都得給這傢伙備點滬市特產,虧的要死,惹得一干大佬哈哈大笑。
“不是很怕,省城軟體園已經初步形成了產業叢集。再加上我們給HK的定位一直都是視窗——現在因為國內政策、經濟水平、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導致無法成為網際網路的主要市場,但體量就是一切。”
領導含笑點頭,他自然知道蘇遠山對國內未來信心無比堅定——坦白說,正是蘇遠山和遠芯那種樂觀的態度和對祖國未來的信心,最終影響了某些決策的誕生。
畢竟這傢伙可不是那些只會吹牛皮說大話的“大炮”,而是真正在擼起袖子幹正事。
“領導您看哈,等到今後咱們發達了,HK就會成為咱們一個對外的吸口,源源不斷地把東南亞乃至全世界的優秀人才吸引到國內來。而且咱們國家體量這麼大,地域遼闊,單單一個省城軟體園顯然是沒這麼大的胃口的。國內今後必定會形成數個軟體和網際網路產業基地……”
這時領導插嘴道:“國內目前就是在大搞軟體園,你怎麼看?”
蘇遠山一怔,隨即笑道:“嘿嘿……真要我說?”
“當然。”
“瞎搞。”
“……”領導便瞪了蘇遠山一眼:“說理由。”
“軟體園要搞起來,人才,資金,政策缺一不可。把幾家軟體公司湊到一起就是軟體園了?省城軟體園搞得起來,是因為一開始就有遠芯紮下了根,帶動了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再加上遠芯的離職員工創業——省城軟體園有許多企業前期都是靠和遠芯合作,拿下業務成長起來的。”
“再加上省城從五六年前就開始搞軟體展,打下名氣……這才發展成了現在的規模。而且開發區管委會也沒有就此躺在功勞簿上,而是積極部署,成立投資機構,與園區內的大企業一起對創業形小企業進行扶持……”
“而反觀其他地方呢?政府就是想當甩手掌櫃,劃塊地給某個吹牛逼的人,然後就指望科技園落地生根開花——哪有那麼神奇?又不是玩遊戲……”
領導怔了一怔,慢慢地皺起眉來。
他知道,蘇遠山固然說得是誇張了點,但大體上卻沒說錯。在國家推動資訊化建設的大潮中,確實有部分地方有點盲目上馬的傾向。
“您看,我們給HK數碼港做得的規劃就走得很穩,HK政府也在積極配合實現產業突破……”
接下來,蘇遠山就聊把與D先生的兩次會晤聊的內容以及自己對HK未來的各種擔憂和遠芯對HK的戰略目的,都原原本本地和領導聊了一遍。
很顯然,他這是意有所指,也意有所圖。
在國際形勢越來越複雜的當下,要讓HK保持穩定和持續的繁榮,單靠HK自身是不行的。
而且國內的軟體園,也不能放任自流。
*
*
八月二十八日。
鏖戰了接近一個月的空多雙方終於鳴金收兵,最終以港府與一部分“神秘”金融機構共同把恒生指數託在了7800點為結束。
——其實那些機構並不神秘,只是有些人提前反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