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芯會議室臨時加了椅子才坐下這二十幾號人,其中遠芯的市場部總監曹小亮也出席了這次會議——他是段勇平的徒弟,如今正在全面負責遠芯手機業務的國內市場拓展。
“資訊產業部的成立,說它是國家確定戰略方向的標誌有點誇張,但比喻成號角還是沒問題的。”
蘇遠山在會上直接告訴了眾人即將組建信產部的事——不出他所料,在場其實有幾位都有各種渠道聽到了要進行機構改革的風聲。但在這幾位看來,這種國家大事輪不到他們操心,到時候等政策就行了。
甚至就連求伯君,也只是有些驚詫蘇遠山能夠獲得準確的成立時間,而沒有想太多。
這麼多人中,就只有史大柱和來自建立了訊通網路的駱志專表現得很專注。
於是蘇遠山覺得,需要給這些哥們“科普”一下,機構改革這種大事,是能夠影響到所有人的。
在後世,任何一個大點的企業都有專門的政策研究部門,從訊息的收集到對國際國內各種政策的預警和分析,政策研究部門事無鉅細,絕對不會錯過任何一點風聲。
只不過在現在,國內的企業還沒有開始流行設立這種部門機構。就算是遠芯,也因為蘇遠山本身就擁有無比非凡的“分析能力”,從而節約了一個部門……
“在國外,很多大企業都有專門的政策研究部門,還會僱傭離職或退休的政要當顧問——不要想著國外就是一片天晴海藍,同樣還是講關係的。”蘇遠山笑著給眾人解釋道。
史大柱坐在遠一點的位置上,他先看了一眼坐在蘇遠山身邊正在做筆記的曹小亮,這才問道:“山總,那你們有沒有請顧問?”
“以前沒用遠芯的名義請,但這次用了。”蘇遠山回答得只是點到即止,馬上道:“現在咱們沒有政策研究部門,就只能靠我們自己推測。”
史大柱微微點頭,他再次環視了一眼四周的同行,見很多人臉上都掛著有些迷糊,禁不住在心底微微一嘆。
山總這次召集大家,明顯就是讓自己這些人從信產部成立的訊息中琢磨出個道道來——譬如國家未來的舉措是什麼,要在哪些領域發力,甚至如果能猜到一點政策的方向那就更完美了。
在國內,什麼最吃香?當然是提前瞭解政策最吃香了!
但同行們……格局還是太小了啊。
想了想,史大柱覺得還是該自己來捧個哏——畢竟他是會長。
“是這樣的,我覺得哈,山總既然給咱們分享了內部訊息,咱們就該好好想一想,國家今後會對相關產業怎麼考慮和佈局。說白了,就是咱們今天也當一回領導,站在領導的立場上,來琢磨一下到底該怎麼主導國內的資訊產業。”史大柱說完便含笑望著蘇遠山:“山總,你說是不是?”
蘇遠山接連點了幾個頭:“是,是。柱哥說得沒錯——我先舉個例子,拋磚引玉一下哈,電科的寬頻光纖傳輸與通訊系統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年前一口氣拿出了十幾項成果,全是與遠距離通訊有關的技術。這就表示,從基礎上我們有了加快部署光纖通訊的條件。”
“而且說句不嚴謹的話,除非顛覆現有的物理大廈,否則光纖通訊將是最優解,沒有之一。就算未來無線通訊技術實現飛躍,光纖也一定是資料傳輸的主力。”
“所以,首當其衝的,便會是光纖製造的相關行業,而隨著光纖的大面積部署,骨幹網路的資料傳輸速率也會得到飛躍式的提升,再加上ADSL……對了,大家應該瞭解ADSL目前的情況吧?”蘇遠山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望向眾人。
南方網的創始人鍾離點了點頭:“國外已經實現了商用化,但因為標準還是不太統一。所以國內尚沒有進行運用……據說要試點?”
“鍾哥說得沒錯。”蘇遠山呵呵一笑:“咱們國家對國外新技術的採用和引進向來比較慎重,但如果國內骨幹網全面升級了——你說還好意思讓人用56kModem撥號上網?還好意思說什麼彎道超車?”
這時,一直在認真傾聽著做筆記的曹小亮抬起頭來,笑著替蘇遠山補充道:“山總說到彎道超車,我這邊有點資料可以佐證。”
曹小亮一說話,眾人便都望向了他。
“根據最新的資料,我國的無線通訊基站增速和增量位於世界第一。雖然總數現在尚比不過發達國家,但超過他們是遲早的事……而且根據統計,大哥大已經基本在咱們國家絕跡了——這是所有國家都沒有做到的。換句話說,我們已經提前完成了從模擬通訊時代往數字通訊時代的轉移。”
蘇遠山讚賞地點頭:“繼續。”
曹小亮抿了抿嘴,輕輕吸了口氣繼續道:“數字通訊的優點顯而易見,別的不說,就說簡訊在國內的興起,就意味著我們在業務上完成了一次彎道超車。”
“沒錯!”蘇遠山大笑:“國家又不是瞎子,嚐到了甜頭之後自然會繼續跟進。說回光纖通訊,那就是我猜測,國家會加快ADSL的部署。”
“至於說標準的問題……我倒是可以和諸位打個賭,電信那邊一定會積極參與國際巨頭們一起參與ADSL的標準落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