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陳靜從京城趕了回來,主持八月份的月例會。
“因為這次會議主要還是討論手機,因此其他部門就暫時不用參加。”陳靜在首都呆了將近一個月,嘴皮子都磨破了才以比商業開發便宜,比工業開發貴一點的價格在TP兩校的旁邊拿到了一塊五十畝的地皮,而且這塊地的建築進度和建築物將受到政府的嚴格監管,防止遠芯偷雞摸狗用來搞其他專案。
“到時候,劉姐你負責主持一下例會。”陳靜對列席會議的行政總監劉紅燕道。
劉紅燕點了點頭——在場的就她一個是行政的,其他人基本上都是手機部門和市場運營部門的。
研發這邊,席小丁也沒有出席,只有秦為民和田耀明兩個大佬過來了——因為他倆現在正在進行手機晶片和基帶的整合。
“這三天的訊息,看起來挺好。”陳靜舉起手裡的報告,衝萬永亮和段勇平笑了笑:“辛苦兩位了。”
“還好,主要是策略生效,幹起來就有勁了。”萬永亮望著段勇平:“是吧老段?”
段勇平笑著點了點頭,他明顯鬆了口氣。
這幾個月來,他雖然手持尚方寶劍,又得到了前任王銳的鼎力支援,但他依舊低估了掌控手機事業部的難度——或者不用掌控這個詞,用融入二字更貼切一點。
這還是在他帶領了二十來號人跳槽過來的結果,如果他沒帶人過來,天知道要坐穩這個手機事業部總監兼手機生產廠廠長有多難。
那些廠子裡的普通員工就不說了,他們沒有發言權。但設計和銷售團隊,可是帶著濃郁的遠芯氣息。那些傢伙……骨子裡傲得一批!
而且遠芯裡的“電科幫”氣息真的有點濃。
當然了,這些人也不是不配合,只是他們總讓段勇平感覺——你是個外人。
段勇平不知道是蘇遠山給自己的考驗還是什麼,又或者是蘇遠山覺察到了這種情況,特意讓自己來當那條攪動局面的“鯰魚”。
總之,段勇平為了融進事業部,還是頗費了一些力氣——直到他直接帶人設計出創意絕倫的充電器,又在設計上提出了好幾個漂亮的解決方案,他才算是真正讓手機部門的“遠芯幫”認可了自己。
這讓段勇平不由得有些感慨,不愧是玩科技的大企業……
而現在,隨著手機大賣,段勇平更是直接收穫了全手機事業部數千人的認可。這表示,他的位置坐穩了。
陳靜望向他:“老段,介紹一下情況吧。”
段勇平點點頭,也不用資料,隨口道:“三天累計銷售兩萬餘部,除去遠芯體系員工購買的兩千部,真正市場上銷售的是兩萬部左右,誤差不超過兩百部。”
“這兩萬部中,有一萬兩千餘臺是長江以南售出的,八千部是以北售出的。這點很符合目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經濟發展的趨勢和分佈。”
“除此之外,西邊的銷量有點出乎我們的意料。對於國內所擔心的品牌認可度,國外的消費者似乎更成熟一些。對功能,外形更看重一些。”
“至於周邊地區,HK這邊的銷量明顯超過島上——這與兩地的經濟似乎並不十分匹配。”段勇平看了陳靜一眼,沉吟了一下道:“我們簡單分析了一下,認為島上對於大陸產品的認可度是偏低的,沒有HK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