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國際機場,一行老外下了飛機,在寒風中竭力保持著風度。出了機場後,鑽進了一輛賓士大型商務車。
“這裡的氣候真是見鬼,比阿拉斯加還冷。”
傑瑞德剛剛上車就開始抱怨。
一箇中年白人衝他呵呵一笑:“你在這裡呆了一年都還沒有適應嗎?”
“布蘭科先生,自然人適應寒冷的時間是以上百年來計算的。”傑瑞德把手伸向空調的暖風出口,用很杜撰的科學解釋道。
塞薩爾·布蘭科,摩托羅拉全球戰略總裁,在摩托羅拉內地總經理宣佈了要建立一條全新的手機生產線後,在農曆春節前的20天來到了天津。
這裡有摩托羅拉在國內建立的第一個尋呼機生產廠。
……
賓士商務沿著才通車不久的高速公路駛向天津,這一路上車挺多,而且還多以小車為主。
透過一個地區的交通狀況以及基礎設施的投入比例和規劃來判斷一個地區的發展潛力,是戰略發展部門的基本功。
摩托羅拉便是在獲知內地開始大量修建高速公路的時候,就果斷選擇了進入了內地市場。而兩年前,更是在春風吹起的那一刻,摩托羅拉就再次搶先其他國際巨頭一步,在天津建立了以尋呼機和大哥大為核心的電子裝置製造廠。
當時,摩托羅拉抱著的念頭是先虧個三年再說——因為遠芯和眾芯的橫跨出現,讓摩托羅拉很是措手不及。
但結果卻沒想到,即便喪失了第一臺中文尋呼機這個先機,他們依舊能夠在第一年就完成了盈利——雖然很少。
同時這兩年的模擬移動通訊市場的高速增長,更是讓摩托羅拉高層看到了可以預期的未來和某種可能。
然後……遠芯又冒出來了!
居然還直接把內地送進了GSM行動網路……
坦白說,在驕傲的摩托羅拉的技術部眼中,一箇中文系統連技術都算不上,只是麻煩,僅此而已。
但能夠搞出全套的GSM解決方案,那就是真麻煩了。
自從成立以來,摩托羅拉曾經一度前無古人地每隔十年便開創一個全新的領域——其光輝事蹟不勝列舉。
車載收音機、彩電映象管、全電晶體彩色電視機、半導體微處理器、對講機、尋呼機、蜂窩電話,以及“六西格瑪”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甚至先後開創了汽車電子、電晶體彩電、叢集通訊、半導體、行動通訊等多個產業,並長時間在各個領域中獨霸天下。
高處不勝寒,拔劍四顧心茫然,說的就是它。
//注:此段描述為引用,原作者為周錫冰。
當摩托羅拉把全球戰略的目光投向東方時,赫然發現有個年輕企業幾乎和它當年一樣,甚至還要更誇張時,摩托羅拉開始瞭解遠芯這個曾經在它前進的步伐中放下了一根稻草杆的企業。
現在的遠芯當然談不上偉大,甚至連巨頭都還很勉強。但它確確實實依靠技術和前瞻性在半導體和通訊行業幹得風生水起。
這就不可避免的讓摩托羅拉研究起遠芯的戰略方向來——得出的結果是,遠芯對大陸的市場有著超乎尋常的信心。
如果說之前摩托羅拉對大陸的戰略只是隨便下個小盲注然後就等著開牌的話,那麼現在,隨著遠芯的出現,就意味著多了個對手。
好吧,還多了個西門子。
既然盲注都下了,那就只有跟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