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開始的EDA開發組起,遠芯的屬性從來都是偏向於半導體的,從EDA到CPU再搞光刻機莫不如此。就算有無線通訊部門,其實也和網際網路沒什麼關係。
作為成電學生,丁壘在遠芯實習後果斷報了研究生——得益於遠芯和成電的關係以及相關政策,他能夠以在職研究生的身份拿到雙證——遠芯幾乎所有電科背景的學生都在惡補學歷。
在遠芯呆了一年的丁壘如今只是田耀明小組下的一個負責資料轉發模組的“小頭目”,連中層領導都算不上。
但這並不妨礙他理解和思考前段時間蘇遠山在“通網日”高層會議上所傳達的內容。
網際網路精神。
但是讓丁壘有點困惑鬱悶的是,在遠芯,似乎除了他,沒幾個人真正的去理解和認識網際網路是什麼。
在丁壘的理解中,網際網路不是網站,不是郵件,甚至不是交流,而是一種精神——自由,開放,平等,分享,協作,快速。
丁壘認為,只有理解了網際網路精神,才能擁有網際網路思維。
只可惜,他的認識沒有引起多少人的共鳴——他所在的部門正在進行一場大變革,誰還考慮什麼網際網路哦——全國都才56K的小水管連線到西邊,能聯出個什麼來?
但現在……蘇遠山讓他成立一個網際網路研發中心!
這是直接連升三級嗎?
不知不覺中,丁壘握緊了拳頭,緊張地盯著蘇遠山。
……
蘇遠山看著丁壘的反應,開著玩笑道:“師兄的心已經野了,現在不是很適合做通訊協議的開發了。”
丁壘怔了怔,馬上有些不好意思起來,辯解道:“主要是覺得網際網路有搞頭,心裡就有點癢了。”
蘇遠山十指交疊,笑眯眯地看著丁壘:“嗯,那你說說,你打算從什麼地方開始。”
丁壘扶了扶眼鏡,微胖的臉上升起嚴肅的表情。
見丁壘陷入思索,蘇遠山笑著起身,給他倒了杯開水。
“那個Pony是幹什麼的?”丁壘這才想起,剛才蘇遠山給他安排了個搭檔。
“做BB機的——他有個很好的Idea,說開發一款即時交流的網際網路通訊軟體。”蘇遠山笑眯眯的介紹。
丁壘再次一怔,思索幾秒後馬上便理解了這款軟體的意義,擊掌道:“這人有才!交流是網際網路的基礎需求之一!”
“是的,所以你呢? 有沒有什麼想法?”
“我之前是想搞一個面向大眾的電子郵箱。”
蘇遠山咳了一聲:“嗯? 這個算是產品……除開產品之外,你打算怎麼開展工作?今後的目標和方向?”
丁壘想了想道:“既然你讓我去特區搞這個網際網路研究中心? 就肯定有一定的道理——特區靠近香江? 他們比我們早兩年就連通了國際網際網路。而且現在也在搞第三方的網際網路交換中心……據說馬上就要完成,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蘇遠山笑著點了點頭。
HKIX? 亞太地區最早也是最大的交換中心,國內想要進入國際網際網路? 這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
只可惜HK實在地小人少——網際網路幾乎都是從本地的資訊網站起步? 人口數量決定了網站的前途。
而當後面意識到可以進行更多的網際網路應用和服務時,天下早就定了。於是HK成了網際網路的荒漠。
當然,現在它也會成為荒漠,它唯一的使命就是成為國內網際網路進軍海外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