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皇城禁衛軍,那是直接歸於陛下掌控,保護長安不受外敵侵擾的一支軍隊,禁衛軍人數一萬,禁衛軍統領為帝國上將軍,地位遠高於王林、拓跋鈞、昂山青等軍事重鎮的城主,官階從二品。現任禁衛軍統領東方長青那是陛下最信任的人,是他們努力吧唧結交的物件。拓跋烈不過剛一回來,便接過了禁衛軍副統領的職務,直接進入駐紮在皇城的軍隊做了二把手,而更關鍵的是,這個二把手的官階是正二品,居然比東方長青的從二品要高,這就有意思了。官階正二品,職位禁衛軍副統領,也就是說,在軍隊當中,東方長青仍有著絕對的發言權,地位比拓跋烈高,但是卻也沒辦法管著拓跋烈命令他行動,因為從行政職務來講,他的地位又比拓跋烈低。換成通俗點的話說,東方長青在軍隊中是拓跋烈的上級,卻無法命令拓跋烈做事情,因為拓跋烈的行政職務又比他高。
為什麼要這樣安排!
能夠想到的目的無非兩個,一是維護皇室的威嚴,讓拓跋烈在軍中更有話語權;其二,只怕陛下他是要培養拓跋烈接替東方長青的職務了,給對方釋放一個訊號,要東方長青好好帶帶他。
帝國禁衛軍那是什麼地方,雖然人數只有區區一萬,但其中的每一個士兵都是從全國上下百裡挑一選出來的戰鬥力極強,負責維持長安城的秩序,掌握了禁衛軍就等於對長安城內的所有人擁有了控制權,說是最重要的崗位也不為過。現在陛下居然要將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給一位皇子,對拓跋烈的栽培之意不言而喻。
至於賜號“忠勇”帶五星王冠,則是一種地位上的提高,帝國皇子成年即為王,王分八等,地位最低的佩戴鑲嵌一顆東珠的純金朝冠,是為一星王冠,之後每往上一級,王冠上鑲嵌的東珠增加一顆,到了最高階別,便是俗稱的太子,是將來繼承皇位之人,佩戴八星王冠。
拓跋烈過去帶的是三星王冠,現在一下子提高兩階,可帶五星王冠,在諸位皇子中地位大大增加。目前地位最高的是大皇子,佩戴七星王冠,僅次於他的是十皇子,佩戴六星王冠,拓跋烈只比十皇子少了一星而已。
誰都知道此次的面聖會對十一皇子大加封賞,但封賞力度如此之大還是令所有人所料不及,更何況,陛下話裡話外的,似乎充滿著要把拓跋烈培養成為未來繼承人的意思,是否意味著皇位爭奪戰未來的發展將以拓跋烈為主導,朝臣們需要重新站隊呢!
無法猜透陛下的真實想法,這個親手推翻了司馬氏政權的男人,其行為總是如此出人意料,如此不拘一格,永遠無法讓人抓住他的下一步究竟會如何去做!
……
早朝結束,離開皇宮的路上,大皇子拓跋元吉追上了左丞相拓跋子初的轎攆,“子初伯伯,等一下好嗎,元吉有事請教。”宮內的院牆多數為深紅色的,每隔十米為一節點,雕刻天龍游雲的祥瑞圖案,夾道寬敞,容許一輛八馬拉乘的車輦透過,按照帝國法令只有當今陛下才能享受如此規格的車駕。
“老臣重病未愈,不易在外界久留,請殿下見諒。”即便是大皇子的請求,拓跋子初仍然不給面子,不是他不識時務,而是現在一旦停下了轎子,等於害了對方。帝國之中佈滿陛下的眼線,若他或者大將軍上官虹日中的任何一人有了公然站隊的行為,將會引起陛下的猜疑,與他們交好的王子非但得不到重用,反而會遭到打壓。
“子初伯伯,咱們就這般一邊走,一邊說可好。”
“感謝殿下體諒老臣的良苦用心,殿下您有什麼話,直說吧。”
“子初伯伯,侄兒想問問您,父皇這般安排對侄兒而言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他敢如此直截了當的問,可見與拓跋子初已不是第一次交流。
後者坐在轎子裡沉默良久,換了個話題反問道:“殿下你可知道陛下心中的信仰是什麼。”
“是佛祖吧。”
“不錯,有了佛宗的支援,陛下才能坐穩皇座三十年。”
“是,但侄兒想知道……”
“言盡於此,你應該已經明白了!”語罷,四名轎伕突然加快了速度,載著拓跋子初的轎子往前去了,快速遠離了大皇子。
後者停在原地,喃喃自語:“我應該明白了?明白什麼!子初叔叔伯伯每次都是這樣,話說一半從不道明,讓侄兒猜的好辛苦。”
……
同一時間,拓跋烈與東方長青肩並肩行走,東方長青四十歲出頭,比拓跋烈年長十歲,卻一點都不顯得老邁,兩人站在一起,虎虎生威,都是氣度不凡的樣子。
他穿著一副貼身的魚鱗甲,左臂抱著頭盔,紅色的披風拖在身後,隨風飛揚如同一面旗幟,與拓跋烈一起站在光明殿出口面積達幾千平方米的寬敞平臺上,微微笑道:“殿下,是否現在便去軍中看看,以後軍隊的事物主要還是您來負責,長青從旁提醒兩句便好。”
“不不不,長青將軍不必介意本王的身份,您是禁衛軍正統領是永遠不變的事實,本王絕不會越雷池一步。只希望咱們互相配合,互相幫助,能夠真的將皇城的守衛做到極致。”
“殿下說笑了,長青年過四十,真說起來已到了告老還鄉的年紀,是該帶帶新人了。”
“四十歲正值龍虎之年,長青上將軍又是父皇他老人家最信任的人,若真是離開軍隊也必然是另有重用,絕無可能告老還鄉的。”
“東方長青蒙受陛下鴻恩,感恩戴德,陛下讓長青做什麼,長青就做什麼,絕無半點託辭,現在陛下既然封殿下為副統領,長青理應幫助殿下快速熟悉、接手軍中事務,殿下您說呢。”
“如此說來,有勞長青將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