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還處在年少氣盛,滿腔熱血的年紀。
作為大漢曹丞相的兒子,他本身就是站在漢人這邊,面對入侵的胡人,有著最高的大義,聽到胡人那麼可恨,他更是恨不得衝出去,找胡人大戰數百場,殺得胡人一個片甲不留。
當然了,曹彰只能想一想。
這個想法,不可能實現,曹操也不會讓他實現。
陳舟也為那些百姓感到悲慼,無奈道:“這些都是韓遂帶來的,涼州百姓很快就會恨透了韓遂,如果我是韓遂,應該儘量地做點什麼來彌補,那麼距離他要投降我們不遠了,繼續等下去。”
曹彰問道:“我們完全不出兵嗎?”
如果現在出兵,和韓遂會合,雙方聯手,可以減少很多損失,讓鮮卑人無法深入涼州。
“不出!”
陳舟當然知道,現在出兵的好處。
曹操身邊的謀士,都可以想到這個好處,但他們也不商議出兵,就是另外有別的圖謀。
“為何?”
曹彰不懂了。
他們作為謀士,就是喜歡說一些讓人聽不懂的話,算計這個,又算計那個,好像什麼都能算計。
“想要順利,完全收服涼州,就得等下去。”
“在涼州百姓最絕望的時候,韓遂就會來投降,我們再出兵打進去,民心會向著主公。”
“韓遂的聲望,將會土崩瓦解。”
“主公接下來想在涼州做點什麼,可以輕而易舉。”
“另外,誘敵。”
“我們不出兵,能把鮮卑大部分士兵引誘深入涼州,再群起而攻之,說不定還能讓他們全軍覆沒,一個都回不去。”
“河西這一帶的鮮卑部落,在此戰被挫敗後,未來好多年都沒有能力再南侵。”
“所以,得等。”
“主公他們肯定也想到這一點,也在等。”
“不貿然出兵。”
陳舟解釋說道。
只是在曹彰聽來,覺得很殘忍了,問道:“按照先生的計劃實行,豈不是要死很多人?”
陳舟說道:“有舍才有得,如果三公子覺得殘忍,其實不適合來打仗,更別說出戰了。”
曹彰沉默。
在想陳舟說的話到底對不對,也有可能,戰爭就是這樣殘酷,不管他想不想承認,都是那麼的殘忍。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