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君急切,盼望風允能答應出兵。
“風君,我邗國願與對古艾駐紮之兵一般,助百越三千石粟米,百越出兵三萬,駐紮在彭蠡澤之西南,阻擋揚粵攻勢。”
風允聞之,感激不已。
“邗君大德!”
風允所定下的萬石之糧,在邗國已完成一半,而一月後,又可完成一半,風允如今只需穩住邗國,即可保證功成。
聞風允答應,邗君大喜,但還是警惕道:“風君啊,百越確定可再出三萬兵否?”
聞之,風允道:“邗君不知,百越民風彪悍,男女皆會狩獵,皆有勇武之力就是五六十歲的老人也在山野中健步而飛,比之青壯更多一層警覺。”
“而彭蠡澤西南之地,多山野,恰是百越之民的戰場。”
聞聲,邗君驚愕百越民風,似有不信,但風允又道:“邗君莫不信,那古艾之民為百越之半,都可召集兩萬數兵,如今揚粵來敵,我百越自然也可舉國皆兵!”
“這…風君說笑,我邗國自然信任風君之言。”
邗君尷尬,這古艾甲兵之數就在眼前,他如何能不相信與古艾相似的百越呢。
隨即揮手,那抬著案桌的內侍緊忙上前。
邗君在其上壓下了國君大印。
“風君啊,今日你我兩國結盟而契,也好抵禦揚粵啊!”
邗國,讓百越出兵,比之對古艾還多一萬甲兵的糧食,可見其對揚粵的危機更甚於古艾。
風允望向拿來的盟友之書,微微擺手。
見此,邗君一急。
“風君啊,還是簽訂盟約得好,我們也能安兩國之民啊。”
邗君全然忘記幾日前他都不曾提及的盟約,此時看之,也是急切。
風允卻道:“邗君,非是我百越不欲簽訂,只是只靠我百越和邗國此時的國情,怕難以抵擋揚粵。”
邗君聞言,目光一亮。
“風君欲何?”
風允淡笑,獻策道:“早先我在大庭曾作一策,名為共戚,是將眾多小國同氣連枝,合一而對禹越……可惜當時大庭君主不納,才發生了這般慘劇。”
風允環顧四周,那些士大夫都在附耳傾聽。
邗國君見此,立即道:“暫且退下,先容風君……”
風允見狀,卻道:“不必,此策並非陰謀。”
風允青枝微動,轉瞬間一張圖飛出。
大庭圖,其上氣運滿滿,是為異人異寶,彰顯不凡。
其上顯露出共戚策的內容,供邗君和圍上來計程車大夫們觀閱。
一旁,風允徐徐說出共戚策之理念,強調了出使之責的重大。
這些士大夫都是有學之士,也聽得懂風允之說,邗國君也一般,但與之前的公子烈相同,此策眾人認為,只有風允才能擔任,方能如此細緻有序地安排,拉攏諸國。
“風君啊,您準備聯合幾國,來對抗揚粵呢?”
邗君虛心請教,這已經成為異寶的策對,他如何能不認同。
對此,風允早有腹稿。
“餘早先就欲出使位於彭蠡澤周圍的英方國、桐國,而此兩國也與揚粵有接壤之處,受揚粵威脅。”
“若是允行此策,必會去此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