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允著《九黎音轉周言字·表》,此時又以文氣錄入九黎語和周言。
整個典籍宮散發微明的文氣豪光。
四周風聲中都隱隱有風允的聲音在低喃耳語。
且隨著典籍宮的聲勢,聲音不斷擴大,傳入了一旁十巫宮與周邊的百越民耳中。
“昨天是黃龍,今天又冒出白光來!”
大長老與二長老都在另一旁蹲坐著,苦苦等待。
大長老感嘆道:“這允…風君啊,到底是什麼來路,我看那些傳言裡的都說輕了!”
在百越傳得最廣的是風允治水的時期。
風允被描述成了治水的大英雄,其身軀高大威猛,一口能喝光一條大河的神秘形象。
此時的大長老不由得猜想道:“怕是能一口氣喝乾兩條大河嘞。”
而另一旁的二長老卻細細聽著風中闖蕩的聲音,其中他聽出了九黎語和周言,但是不通周言,他也只能猜測。
“允娃之前說要作《九黎史》,我說我們沒有文字,他不會在給我們搞來文字吧!”
文字承載天地意志,擁有諸多不可思議,哪裡是能隨便搞出來的。
“哎呀,忘記和允娃說之前有巫搞文字搞死自己的了!”
二長老猛然起身,想要衝進大殿。
可大殿外,篆文和九黎之音迴盪不斷。
將整個大殿護住。
二長老不敢隨意施展,只能著急地看著。
另一邊——
“此為證道!”
干將木訥,但之前也是士族子弟,有些見識。
他道:“就像是歐冶先生鑄劍,成就先天一樣,風君也在“鑄劍”,成就自己的道。”
“風君要成先天了?”莫女端著飯食,詫異。
干將微微搖頭,他並不清楚。
“咳咳,不是先天。”歐冶從一旁杵著拐走出來。
“阿父,您怎麼出來了。”莫女將飯菜遞給干將,去扶歐冶。
歐冶望向殿內,他眼中滿是熾熱。
“這是風君在鑄就文道異寶啊。”
“異寶?”莫女和干將卻是不得見過。
歐冶笑笑道:“異寶,承載其主之道也。”
“我鑄的劍,也是異寶,或者說半成品。”
“因為我只鑄劍而不持劍,非劍之主,只有劍尋到自己的主人,才能承載其主之道,成為完整的異寶,護道之器也。”
這也是歐冶要將龍淵交給風允的原因。
鑄劍者除了鑄劍外,還需給主擇主,方才完整,否則只會寶物蒙塵。
“異寶雖為護道之器,但卻不是本命之器,是後天鑄就,就如同大禹鑄九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