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庭雖為周之治下的列國,但其根本,永遠是大庭氏,其氏族輝煌,比禮制重要得多。
“那……”宗伯訥訥難語:“那若成功,你準備讓誰成為大庭新君,帶領大庭重歸故地?”
“……風君。”
宗伯並無驚訝,他只是在確定。
“可風允乃是庶出……”
大宰笑。
“宗伯啊,莫非你真的尊周禮乎,若是尊周禮,我們大庭又何必選擇臨近東夷之地為新國!”
宗伯頹然。
大宰這是要讓他放棄畢生所堅守的文道。
“罷了…大庭國非國也,而是大庭氏,為家也。”
大庭起源於遠古伏羲之時,輝煌於神農之際,衰敗於夏禹之朝,直至西周滅商才重新建立新國大庭國。
可祖輩之事,絕不會忘。
宗伯最後一問:“若是失敗,宗室其餘人如何,大庭庶民甲兵如何?”
大宰冷漠,直言:“得之河圖,即使是隻餘一人,也可攜河圖前往大庭舊國,重聚古之大庭!”
“若能復大庭古國,我等死亦又何,大庭之民死亦又何!”
……
翌日。
“風君,祭祀將開,老夫為君更換弁服。”
典籍宮院內,大宰伸手舉著托盤,其上正鋪著一件極為華麗的弁服。
而風允正持樹枝為劍,練劍不理。
而大宰也不再催。
不多時,風允停下,將樹枝插入土中。
“未濟卦。”未濟,萬事未滿有缺,為視之小兇之兆,但此兇中隱有吉象。
隨著對未濟卦的理解加深,風允亦可反之,對前途已定者,可尋一生機。
遂為未濟卦——物不可窮之術。
物不可窮,未濟也,事還未完結。
“未濟卦……”大宰望向那插在土中的樹枝,其上竟隱隱有生機浮動,不出意外,等到明年春暖花開之時,可成樹也。
“風君以未濟之術,樹木回春,真當大開眼界。”
大宰喜愛《周易》,可惜沒有風允這般天資,即使《周易》全部丟入其手,怕也難通明境。
風允道:“今日祭祀,不知有何章程。”
風允卻是不曉,這大宰為何不提前將祭祀的事宜章程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