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
馬車之上,車鈴響動,在這夏風之中,招招遙遙。
風允欲往楚國,尋其楚地文化,遂令蠻娃駕巨熊而前,繞過了邗國、桐國、英方國,歸還相印,告別而離。
同時也得到了一個訊息——揚粵與鄂國交戰,此時前往楚國,難免有憂。
……
沉睡夢中,風允彷彿來到了混混沌沌的天外。
“如何?”
慈祥老者,人族聖賢。
風允再一次來到了人族道天,蹲坐在地,抬頭望向先賢。
還記當初先賢所言,道天規矩,入一道天,則與其道天先賢爭道而立……此為爭道。
若透過一先賢考驗,方往下一道天……此為論道。
……爭道為奠基,論道為晉升,遂爭道好說,論道卻需謹慎,不可隨意尋一先賢而論,先賢也不會隨意應下論道之邀。
風允微微一愁。
“先賢,您所問,允雖有了答案,但這個答案不是允所欲。”
當初風允立玄門時,入道天一重,先賢論道,就是論——國為何,如何延續。
而這個答案,盡在百越一國當中。
百越本為部落,散而聚之為國,其築起了城牆,制定了刑規,統一了傳承,可國雖為國,延續之時卻民亂、人心亂、國亦亂。
這是為什麼呢?
在面對滔天洪水時,若不是女媧氏以身獻祭,或者風允抵擋……怕是要國破而離。
見風允迷惘,先賢淡笑安撫道:“汝尚稚嫩,可未來尚遠啊,不必自哀自嘆。”
拍拍風允的肩膀,將蹲坐在地的風允拉起。
先賢力大,風允略感吃驚,而也為方才那姿態,感到羞惱。
“先賢,是允迷惘了,只是百越之事,我心中亦難忘懷。”
百越國君……
安風……
黎月……
風允難以言語這份情緒。
“百越之事,汝已經做的很好了,只不過人心啊,思變,吾在道天觀望人族亙古,比汝氣憤、幽怨之事,多不勝數啊。”
風允吃驚,如此慈祥的先賢,也會氣惱嗎?
“就近一事,這周伐商湯,以天子自稱,使得人族無帝皇,受命於天;吾人族之古,自強而立,此時向天折服,豈能不惱。”
聞之,風允訥訥,此武王伐紂之事,對風允來說,可不是就近之事。
但經此一說,風允倒是明悟了些許。
先賢淡笑點頭。
“吾對汝的考驗已經結束,汝可前往下一道天……”
“啊?”風允不解道:“允對結果並不滿意。”
先賢再次搖頭。
“結局本就無完美之說,而汝道中觀世之法也表明,觀前世為史,當世為策,後世為演……就以此百越之史,去行當世之策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