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允聚靈。
與萬物而語。
湖澤……
一聲聲疑惑。
什麼是湖澤。
此地之靈,不知湖澤。
風允將他安定後的風澤之境,萬人勞作,野獸飲澤而嬉戲,蟲卵以澤而破生,草木以澤而繁衍之態,以幻境,告知眾靈。
又聽。
四周之山響動。
所謂山神是真的存在。
但它們按照天道而存,順應天道,而非人道。
滄海變遷,這些山自然知曉湖澤。
對於風允所願,犧牲一些山石,換取繁榮一山,自無不可。
天道無私,只為道也。
遂,萬物皆允。
但只依靠這零零散散的力量,是比不上當初風允借黃山之勢的。
想要開山填隙,引水造湖澤,需要更多的勢。
何勢?
萬眾一心之勢!
“在大庭,在禹越,在百越,在楚時,都見萬人之心,一同之力。”
“而在楚國時,得見《周易》中,比卦,下坤上坎,方能在此時整合,以成同心為勢,順勢歸一。”
“比卦·順勢歸一之術!”
“轟隆!”
雷聲更甚,電閃雷鳴,這耀眼的光芒映在山風的臉上。
他捏緊手中的《列國·百越》,盯著高舉青枝的風允,與之對比自己的力量,方曉得自己是多麼渺小。
手中的這份書,記載了風允力量的來源,何其重也。
而此術也非如此輕易能施展。
天地似在風允眼中晃動,但卻是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轉。
“洪…”
不知何時,水流灌入的聲音闖入風允耳邊。
遠處,那幾條潺潺涓流,此時湧現出大量水花。
水流入這片廣闊的山地。
水,隨著大勢而聚來,蔓延在這片風允選擇的山地之中。
但夜郎山地之間,淺淺的泥土下,就是山,山中有縫隙,存不住水。
為此,只能——
“剝卦,下坤上艮,是為山地緊密,振山撼地。”
“如今山地本分離,其振山撼地,只為合攏其縫隙。”
“咚!”青枝輕敲地面。
山地之間,如同地龍翻身,不斷顫抖。
有著這周圍山峰的允諾,此術倒也快速。